《典籍裡的中國》穿越400多年爲先賢李時珍圓夢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自開播以來,得到了廣大觀衆“神仙節目你慢慢拍,我們願意等”的耐心支持與呵護,豆瓣開分9.4,知乎最高9.2,節目持續霸榜全網多個平臺。持續不斷的好評也讓節目成爲網友們的“重點催更對象”,更有網友直呼在追一檔“月更節目”:“想吐槽說好的周播都快成月播了,但是好節目確實要精心製作啊!”

五一長假將至,書香不可缺席——5月2日晚八點檔,《典籍裡的中國》在總檯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四期。本期節目將走進醫藥學典籍《本草綱目》,通過講述李時珍是如何不畏從醫難、著書難和出書難,歷經近三十年修撰鉅著的動人故事,致敬以李時珍爲代表的中華醫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意志,傳承中國傳統科學求真務實、心繫民生、開拓創新的精神

聚焦中華醫學典籍,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科學精神

幾千年來,祖先一直在記錄我們的故事,講述我們的歷史,每部典籍都凝聚着他們的智慧心血。過去的三期節目,分別聚焦“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精心提取了民本思想農本思想及科學精神、實錄精神等深遠影響後世文化的重要理念。

本期節目中,《典籍裡的中國》以《本草綱目》爲切口聚焦中華醫學典籍,正是希望發揮文藝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增進大衆對中華傳統醫學認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學之大成,首次採用綱目體系爲藥物分類,開創了歷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全書共計52卷,近190萬字,其中記載了藥物1892種,附有藥方11096首,繪有藥圖1109幅。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曾多次引用過《本草綱目》,並將之稱爲“中國古代百科全書”;1953年,李時珍的肖像被鑲嵌在蘇聯莫斯科大學新落成的校舍,大禮堂的走廊裡和李時珍並列的,還有牛頓、哥白尼、居里夫人、達爾文等世界著名科學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1年5月公佈的“世界記憶名錄”中,《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一併被收錄,也是僅有的兩部中國醫學典籍。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在節目中表示,李時珍強調的“醫者貴在格物”,就是一定要有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鄭金生看來,《本草綱目》記錄了中華民族運用和開發物質的歷史,雖然現在看起來《本草綱目》也有一些侷限,但是它的歷史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家仝小林所說:“‘天下醫書,天下共修,世代永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不斷地增補,到目前已經出版了十一版,規模巨大的醫藥學專科叢書《中華醫藏》推進了中國古籍文獻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向世界詮釋東方生命科學的智慧。”

貝寧又淚奔,稱“這是一場極其震撼的心靈之旅”

“在別的節目裡,風趣幽默的小撒總能讓人開懷大笑,但是在《典籍裡的中國》,幾乎每一期他都會淚流滿面,也讓我們跟着他一起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不少觀衆表示,這檔節目的情感烈度和思想濃度一樣地高,“實在是太好哭了!”

在《本草綱目》中扮演李時珍的是實力派戲骨勁鬆,挑戰這個角色,他感覺壓力很大:“在這一段戲劇當中,李時珍的感情變化是很豐富的,他有悲情,有隱忍,有奮發,要在六十分鐘裡面把他這一生都給概括了,這是一個最大的難度。戲劇中,他中年遭受喪父之痛,自己還承擔着編撰《本草綱目》的重任,這部分需要我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演繹李時珍,我和他進行了一場跨時空對話,他抱着‘至死不怕難’的決心和信念逆流而上,這一點讓我非常地敬佩。”

撒貝寧曾經稱自己是這檔節目中距離“情感衝擊波”最近的人。有觀衆誇讚他演技好,他卻告訴大家:“當優秀的演員裝扮之後站在你面前,你就覺得先賢們活過來了。一旦進入到那個情境,你會忘掉自己在表演,你面對的是厚重的典籍,面對的是偉大的人物,你就像活在那個時代!”

這次,當站在王勁鬆老師的身邊,看着他的眼淚奪眶而出,撒貝寧再度淚奔:“我真切地感受到李時珍不懼萬難、逆流而上的決心,這是一場極其震撼的心靈之旅!”

李時珍未見過刊印版《本草綱目》節目再爲先賢圓夢

《典籍裡的中國》用“時空雙向互穿”的獨特方式,不僅讓今人回到古代叩問先賢,也邀先賢來到當下,親眼看一看他們曾經嘔心瀝血的創作、九死一生的守護,被時光之河沖刷形成了怎樣的沃野。許多觀衆表示,這檔節目每每最讓人情不自禁眼含熱淚的,就是在先賢看到今天的盛世景象時欣慰的眼神。幸逢後世子孫不負他們所託、所願、所想,這些了卻心願的儀式場景,也構成了節目的高光時刻。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這是李時珍在青年時期向父親求說明志、決意行醫時所說的話。本期《典籍裡的中國》以此爲精神主線,串聯了李時珍“逆水行船”的一生:青年李時珍隨父行醫,在爲蘄州各地百姓看病時,因爲經常遇到辨錯藥、抓錯藥的病例,他心中堅定了重修本草的想法。此後,李時珍查歷代典籍書採八百餘家,踏萬水千山考證諸家本草,穿風霜雨雪,歷寒來暑往,守一盞孤燈,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醫學鉅著《本草綱目》。令人唏噓不已的是,《本草綱目》剛剛刻成,李時珍仙逝,他沒能看到自己畢生爲之耗費心血的書最後放在他的眼前。

在本期《典籍裡的中國》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帶老年李時珍來到了中華醫藏的一間資料室。聽聞《本草綱目》直至今日仍然是中醫案頭必備的典籍之一,白髮蒼蒼的李時珍將《本草綱目》捧在手裡,終於彌補了未曾親眼見證其刊刻出版的遺憾,他說:“這一刻,我等了一輩子。”

此景此景,直擊人心。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表示:“李時珍捧着《本草綱目》的那一刻,我就特別希望這個穿越是真的,讓他看一看這個書成了,他的心血沒有白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鄭金生同樣感慨有加:“我這輩子研究《本草綱目》四十多年,曾經無數次地通過閱讀《本草綱目》和李時珍對話,但是今天,我的心裡真的很激動,我好像已經親眼看見他站在我面前一樣!”

5月2日晚八點檔,就讓我們一起翻開《本草綱目》,感受李時珍不懼萬難、逆流而上的決心,開啓一場極其震撼的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