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奪5千條命! 營養師:顧腸道就靠4種飲食準則

▲國人大腸癌的發生率更是位居癌症第2名。(圖/記者周宸亙攝)

文、圖/Cofit營養團隊--林俐岑 營養師

106年6月中旬,衛生福利部公佈了最新的十大死因排行榜,第一名依舊是蟬連35年的癌症(惡性腫瘤),然而在癌症之中,十大癌症死亡排名,前三名分別是第一名的「肺癌」、第二名的「肝癌」以及第三名的「結腸直腸肛門癌」(也就是俗稱的大腸癌),而大腸癌的發生率更是位居第二名,這和我們的飲食型態生活習慣有非常緊密的相關。

大部分的大腸癌是經由瘜肉衍生而來,更有一說「大腸瘜肉是大腸癌的前身」。而究竟瘜肉和大腸癌有什麼相關性呢?

是否大腸有瘜肉就一定會得到大腸癌呢?所謂的「瘜肉」就是大腸黏膜表皮不正常的增生,大腸的息肉主要分爲增生型瘜肉及腺瘤型瘜肉,增生型瘜肉多半爲微小的突起(小於0.5公分),不會形成大腸癌;而腺瘤型瘜肉,就非常有可能在5至10年內使大腸黏膜細胞癌化,演變爲大腸癌,更有數據顯示,大於2公分的腺瘤型瘜肉,未來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更是高達40%。因此想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首重減少大腸瘜肉增生的機會

由於飲食的西化現代人嗜吃油炸食物、無肉不歡、過度飲酒、幾乎不吃蔬果的習慣,加上種種壓力以及沒時間運動的生活型態,都是造成大腸長瘜肉和癌化的綜合因素。因此,所有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如何改善錯誤的飲食模式,如何讓你腸道健康,將有助於遠離大腸癌的發生。

攝取足夠的高纖蔬果、全榖食物以及水份

蔬果五七九,每日蔬菜攝取的最低標準爲三份(一碗半的份量),水果則是兩份(兩顆拳頭大的份量),紅、黃、綠、紫、白各色蔬果種類越多越好,可以攝取到較多的抗氧化植化素維生素A、C及膳食纖維,可以幫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維持大腸黏膜細胞的完整性。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羣以及礦物質的全穀食物也不惶多讓,像是糙米燕麥全麥製品等,建議取代精製米飯及麪粉製品,也有助於腸道的保健,此外補充足夠的水份是關鍵,可以讓膳食纖維吸水之後,在腸道內形成一股推力,有助於排便順暢,減少毒素的累積。

適時補充一些益生菌,像是優格優酪乳等,益生菌有助於平衡腸道內的菌相,更有助於腸道的保健。

減少高脂紅肉以及油炸食物的攝取

高溫油炸的食物容易產生較多的自由基及致癌物質,會攻擊細胞膜,長期容易導致細胞癌化,時常攝取紅肉的加工製品,像是香腸熱狗火腿臘肉等,也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目前研究指出,高脂飲食特別是和大腸癌及乳癌有較高的相關性。因此攝取「適當」且「優質好油」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則,所以每日攝取一小把的堅果以及使用富含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像是初榨橄欖油、苦茶油葵花油酪梨油等),以低溫烹調方式料理是很棒的防癌飲食。

攝取足夠鈣質及維生素D食物

攝取足夠的鈣質食物,可以在腸道內和膽酸及遊離脂肪酸結合,降低腸道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的機會,因此,平時飲食就可以廣泛攝取像是牛奶小魚乾、板豆腐等富含鈣質食物。而近些年許多研究也發現,攝取足夠維生素D不僅可以幫助鈣質吸收外,也能幫助預防上皮細胞相關的癌症(大腸癌、食道癌口腔癌胰臟癌等)。

因此,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像是蛋黃、曬過太陽的香菇、牛奶、鯖魚、秋刀魚等,以及曬太陽也可以獲得免費的維生素D,皆有助於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定期檢查、早期治療

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除了上述的健康飲食模式外,也要控制酒精的攝取量,並保有規律的運動習慣,維持理想體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發生的機會。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危險羣更建議三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而50至74歲的民衆則建議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驗,才能早期發現大腸癌病變,早期治療。

原文出處:四個飲食準則顧好你的腸道,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本文作者/CofitCofit是臺灣最大的線上營養師平臺,以網站及APP提供專屬營養師一對一密集指導,並有超過800位註冊營養師爲用戶服務,並致力於結合科技和醫學專業,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提供頂尖且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