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籽西瓜挑「種子」 無精男睾丸顯微取精成功當爸

▲從無籽西瓜挑「種子」,無精睾丸顯微取精成功當爸。(圖/臺北榮總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33歲的餘先生,因患有地中海貧血,在4年前與太太決定要小孩時,與太太先前往醫院健康檢查,沒想到卻驗出「無精症」,他回憶起往事時苦笑道,「一切的憂慮都是多餘的」。由於餘先生有患有輕度的隱睾症,初步採樣發現是造精過程早期中斷無法產生精蟲,在經歷2年多四處求醫,終於輾轉來到北榮就診,經睾丸顯微鏡探測,發現右側有一區塊可取出精蟲,在經過2年多的「取精」與試管技術,終於於今年喜獲麟兒

餘先生今(14)日帶着出生2個月的小男嬰出席記者會,他露出慈父的微笑表示,當初發現自己睾丸精蟲數爲0時,與妻子嘗試了各種方法,甚至求神問卜,效果皆不顯著,去年來到北榮黃志賢醫師診下,接受顯微取精與試管技術成功後,「高興到都要飛起來了」。餘先生說,這股似夢非夢感在小孩出生時仍未消減,「在看到小孩的第一瞬間,我一直以爲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由於孩子得來不易,他也叮嚀小孩要好好長大,太太則在一旁露出幸福的微笑。

▼餘先生抱着2個月大的兒子露出幸福的微笑。(圖/記者嚴雲岑攝)

臺北榮總醫院泌尿男性生殖科主任黃志賢醫師表示,像餘先生這類「無精症」患者臺灣的盛行率約在1~1.5%,其中非阻塞型無精症的比率較阻塞型略高,比率約爲6:4,但兩者都會造成不孕,只是前者的治療較容易,只要透過手術找「阻斷點」並接通即可;後者則有賴精密的探測在睾丸中取得精蟲,並進行試管嬰兒試驗

「非阻塞型無精症的睾丸就像無籽西瓜,從表面看不到精蟲,需要靠精密的顯微切片找精蟲所在,便可讓患者有生育能力。」黃志賢舉說,一般有精子的睾丸,輸精管至少要大於300微米,無精症患者的輸精管通常比較細小,這時只要「在米粉盤中挑出粗麪條」,就有很高的機率能取出精蟲,培養試管嬰兒。

▼臺北榮總醫院泌尿部男性生殖科主任黃志賢談「無精症」(影/記者嚴雲岑攝)

根據臺北榮總2014年統計,非阻塞型無精症患者在進行「顯微取經」的受精率爲77.52%,大於24周持續懷孕率36.8%,2015年無精症患者的持續懷孕率更再度上升,阻塞型與非阻塞型分別爲41.2%與50%。泌尿部林登龍主任表示,只要能取得精蟲,無精症患者的持續懷孕率及活產率幾乎相同,呼籲男性不要忽視「國家問題」,只要考慮顯微睾丸取精,並配合試管嬰兒技術,人人都能增產報國

▼臺北榮總泌尿部黃智賢醫師與不孕症李新揚醫師與成功取精生子的患者合影。(圖/記者嚴雲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