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憶往 見證文壇歷史

近年許多資深作家著書回憶往事,爲臺灣現代文學的早期發展,勾勒出一幅幅生動圖畫。除了鄭樹森結緣兩地臺港文壇瑣憶》,還有尉天驄出版《回首我們的時代》、隱地《遺忘與備忘:文學年記(一九四九~二○○九)》、陳芳明的《昨夜雪深幾許》和季季《行走的樹》等書。

尉天驄《回首我們的時代》懷念廿三位師長友人筆下可以見到楊逵的堅忍與溫暖、王夢鷗的諄諄教誨、聶華苓的悲愴,以及與同輩文友黃春明陳映真葉笛唐文標王禎和的相交點滴,真摯感人

隱地以龐大資料基礎撰寫六十年文學記事《遺忘與備忘:文學年記(一九四九~二○○九)》。陳芳明的《昨夜雪深幾許》以感性筆調記述在他生命影響重大的人物,如余光中、尉天驄、隱地、陳映真等人。季季《行走的樹》以自己的生命歷程與文壇經歷交織,並串連臺灣藝文界重要事件與人物記事,書中回憶涉及「民主臺灣同盟」案的畫家吳耀忠、涉及密告楊蔚等人,爲時代的傷痕留下感人的印記

這些作品不論是個人追憶或資料補註,都爲臺灣文學寫下歷史作者及他們回憶的人物,都是一九五○至八○年代之間活躍文化界的世代,在文化藝術上都是臺灣現代主義運動先驅,包括紀弦何欣姚一葦劉國鬆、陳映真,以及黃春明、白先勇、尉天驄、王文興、瘂弦、洛夫、施叔青等人。

在歷史長流中,這些人因理念不同起論戰,或走向了不同路線的文學之途。如一九六○年創刊的《現代文學》以引進西方現代主義爲主;後來的《文學季刊》則走不同路線,鄭樹森認爲其「較爲寫實、鄉土」。但鄭樹森也強調,如今回顧,「當年大家都不講究派別、社羣起碼從我這個僑生來看,沒外省、本省之別,也沒有本地、外地之別。」他跟當時以外省人背景爲主的晨鐘、本省背景的環宇兩家出版社,都相處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