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美中爲何南海隔空交火?

馬提斯(右)表示,中俄的長期戰略競爭美國造成巨大威脅傅瑩則表示(左)這只是美國「冷戰思維」作祟心理。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合成圖

從最近中美兩國官員隔空交火來看,美國直指中俄兩國是「戰略競爭對手」,中國不以爲然,認爲美國是「冷戰思維」。美方官員則指出中俄兩國的確分別在南海歐洲行動挑戰美國爲首的勢力。雙方話都說得很直白,顯示在東亞地區,繼朝鮮半島之後,南海將成爲美中兩國下一個衝突熱點。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傅瑩16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指摘美國不應拿中國作爲調整自身核態勢藉口;也參加該項會議的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則在17日返國途中說,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讓美國視其爲「戰略競爭對手」。

第54屆慕尼黑安全會議16至18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多年以來,這項會議一直是各國軍事、外交和情報專家對話的重要平臺。這樣的機鋒「對話」看來不簡單。

舉朝鮮半島爲例,傅瑩說美軍及其盟國與北韓之間的軍事敵對態勢一直是朝鮮半島緊張的根源。平壤華府的巨大軍事壓力,威脅到國家存亡,爲實現終極自保而走上擁核之路。然而,她話鋒一轉,強調美國不應拿中國作爲自己調整核態勢的藉口,所謂「中國對美國威脅」毫無根據。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美俄大國不應相互視對方爲戰略競爭對手或威脅,而應加強對話。他說美國將中俄兩國視爲「戰略競爭對手」,只是美國的「冷戰思維」而已。

馬提斯17日在返國旅程中則指出,將競爭關係公開化的行動,乃是中國將南海的島礁變成軍事碉堡。在歐洲將競爭關係公開化的行動則是俄羅斯侵佔克里米亞,以及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支持分離分子。

在傅瑩與馬提斯的隔空辯論中,他們可說針鋒相對,有助於外界進一步瞭解美國爲何在最近的報告將中俄兩國視爲「戰略競爭對手」。他們的空中對話制哨具有三項政治意涵與三項戰略意涵。

川普政府上臺後,美國海軍已在南海進行多次「自由航行行動」。(圖/視覺中國CFP)

首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早在2012年就提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模式」,希望中美兩國能夠發展出一種不致淪爲「大國政治的悲劇」的新關係。未料,不僅前美國總統巴馬買帳,而且川普總統也不肯背書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2017年3月訪問北京時,曾表示美國認同「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14字原則,因爲這也是大陸外長王毅爲習近平「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模式」所做的詮釋。但是,提勒森的談話,被美國媒體與智庫學者抨擊是拱手送給北京的外交大禮。後來,提勒森又數次提到美中關係正處在轉折點,雙方將討論如何定義未來50年的美中關係;提勒森當時提到,採行「一中政策」、三個文件與協議讓美中兩國能長時間遵守,有助於規畫今後未來美中兩國50年的發展框架。

沒想到,川普不接受「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模式」也就罷了,反而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川普政府陸續公佈的「美國安全戰略」(NSS)、「國防戰略綱要」(NDS) 與「核態勢評估報告」(NPR) 等三項文件,不僅將中俄兩國視爲「競爭對手」,並將他們並列爲挑戰全球秩序與價值觀的「修正主義強權」。

從傅瑩與馬提斯的空中對話來看,不管北京怎麼反對,華府顯然是「吃了秤鉈鐵了心」,仍會繼續將中俄兩國視爲戰略「競爭對手」。

其次,傅瑩本次參加了主題爲「失控的核安全」全會論壇,並發表「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看核領域全球治理」的演講。然而,馬提斯對她的演講內容顯然不以爲然──難道中國隊朝核危機的日益惡化完全沒有責任?

第三,就戰略層面來看,川普將中俄兩國視爲戰略「競爭對手」,是否會將兩個原來就有戰略矛盾的中俄兩國推向成戰略同盟,還是美國有能力分化他們?

最後,從馬提斯的談話可以看出,川普政府對中俄兩國分別在亞洲與歐洲挑戰美國的利益是高度不滿的。然而,除非美國能夠推動有效的「印太戰略」, 在印太地區合組美日印澳四國聯合艦隊,在南海預期他海域進行「常態性巡弋」, 確保空中與海上的「自由航行權」,否則中國在南海仍佔盡優勢。

好文推薦

陳一新/平昌冬奧 一出泡菜燒酒催化後的外交大戲

陳一新/順便募款?川普國情諮文被譏史上最商業

陳一新/中梵建交十之八九 我中南美友邦危險了►►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陳一新,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本文轉載自2018年2月22日《中國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