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中梵建交十之八九 我中南美友邦危險了

梵蒂岡宣佈主教任命權將讓步交由中國大陸決定,引發外界關心臺梵邦交是否依舊穩固,尤其是否將影響我同樣信仰天主教中南美友邦關係。(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亞洲新聞》(Asia News)1月23日報導,梵蒂岡已派遣代表團前往中國大陸,要求兩位獲教廷認可的合法主教,讓位給陸方選出的主教。事實上,此一警訊對我國與梵蒂岡邦交的衝擊委實不小。

首先,傳出此一警訊的不是一般媒體,而是天主教媒體 《亞洲新聞》,正所謂「無風不起浪,無火不生煙」,應是出自權威消息來源,甚至可能已得到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默許或同意。既然天主教媒體都敢於正式報導,加上教廷已針對此事向我國做過簡報,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其次,我外交部表示,中華民國對於教廷與中國大陸的對話及相關互動情形均有了解,並會隨時就相關情勢研析,持續密切關注其發展。另一方面,立法部門對臺梵外交關係可能生變的發展也高度重視,這從朝野立委在「國防與外交委員會」質詢時,都對此表達強烈關切即可看出。第三,外交部說梵蒂岡非俗世國家,教廷對外關係首重全球牧靈福傳,對於中國大陸「地下教會教友的待遇,以及地上教會未能與羅馬教會共融均十分關切。雖然這樣的說法在過去都沒錯,但時代在變、中國大陸的社會與政治環境也在變。中國共產黨過去的確是無神論者,不過新一代的中共領導人思維方式已與上一、兩代有所不同。

過去,他們曾掀起文化大革命,打倒孔孟、焚書坑儒,但今天卻高度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甚至將小學與中學國文課本中,古文詩辭的比例增加至過去的5倍,只因爲儒家文化有助於中共的統治。同樣的,儘管中共領導人仍是無神論者,但卻瞭解宗教的推廣有助於教化人心,更有利於中共的長期統治。因此,過去20年來,中共領導人陸續開放了佛教、回教、道教、基督教以及天主教。還有,過去中國共產黨戕害天主教會教徒,並將他們打爲「地下教會」,只容許中共一手扶植的「愛國教會」一枝獨秀,而今,中共領導人卻要透過與教廷的和解,一併將「地下教會」掌控在手中。

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當然想利用與梵蒂岡建交的機會與教廷「握手言和」,透過天主教兩個教會的整並與合作,化解「地下教會」與「愛國教會」之間的矛盾,以促使天主教會與天主教徒成爲安定社會人心的一支宗教大軍。

▲根據估計,中國的天主教人口至少有500萬,更有指近1,000萬,若梵蒂岡能與中國建交,將能與信衆重新建立關係,甚至擴大天主教在亞洲的影響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第四,教宗方濟各可能是天主教歷屆教宗中,最想在中國大陸拓展教會影響力與擴大天主教徒的宗教領袖。天主教在許多歐洲中南美洲國家都有強大影響力,但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亞洲,天主教的力量還是相當微弱。如果教廷與中國建交,方濟各雄心壯志的首部曲,就是整合「地下教會」與「愛國教會」。而在整合過程中,他亦將與中國大陸達成妥協,以有助於推廣教義、「救贖人心」,並擴大在大陸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則可透過天主教會的力量導正與教化人心,以更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中共的統治地位

由以上分析來看,「臺梵外交關係生變」或「中梵建交」幾乎已成定局,只是時間早晚而已。事實上,從李登輝以降的每一位中華民國總統,都不希望教廷在其任內與我國斷交。顯然,蔡英文總統在500多天前宣誓就職,即已確定她會接下這個「燙手蕃薯」。因爲:第一,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更不認同「一箇中國」,既然兩岸關係不復從前,大陸自無手軟的必要。 第二,在「外交休兵」之下,大陸可以不急於挖走我在歐州梵蒂岡這個極具象徵力的牆角,但兩岸關係一壞如斯,北京自然會傾向認爲拔掉臺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或有可能讓蔡英文感到「痛一痛」,並達到「外交困臺」的目標。第三,教廷國家雖小,但在信奉天主教爲主的國家之中具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中梵兩國建交,必然會在中南美國家之中造成「風行草偃」的效應,更重要的是,「中梵建交」將讓這些國家在考慮與中國建交時,享有更大的「正當性」。

由此可知,即使中梵兩國仍有些技術性問題待解決,但應該不會拖得太久易言之,「中梵建交」應會在蔡政府任內發生。

好文推薦

陳一新/應對美府會熱情 要先務本

陳一新/臺灣旅行法對美中臺的衝擊

陳一新/金正恩戰國策►►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陳一新,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本文轉載自2018年1月16日《中國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