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文和友變身沉浸式巨型影像館

長沙文和友變身沉浸式巨型影像館。 楊華峰

頭戴安全帽高壓線路帶電作業工程師、身穿工作馬甲家政服務員、在一掛滿衣物屋子中熨衣服的老裁縫師、騎着小電動的外賣騎手......27日,在長沙文和友開幕的“我的長沙”2021長沙市井人文影像展上,長沙100個普通人的生活影像,講述着長沙這座城市古老新生

本次影像展由何立偉策展湖南日報社、長沙文和友、知了青年聯合主辦,華爲智卡提供技術支持,分市井人文影像展、近場通信人像展、市井生活體驗展三部分,時間持續至10月15日。

長沙文和友變身沉浸式巨型影像館。 楊華峰 攝

7層樓、2萬平方米、處處濃濃市井風,從4樓垂到1樓的巨型紗幔寫滿了普通長沙人故事錄像廳場景循環播放展覽紀錄片,長沙文和友變身沉浸式巨型影像館。

此次影像展的主角不是名人精英,而是生活在長沙的100個普通人。巨幅肖像上寫着他們的樸實心願,告訴大家他們是誰。這100位主人公來自長沙各個地區、各個行業,展覽影像取景自他們的工作環境,按照人物從事的行業分成了民生基礎、城市基礎、發展基礎、民藝傳承和創造生活5大類,在此之下細分形成15個展區

作爲影像展的組成部分之一,“我的長沙”近場通信人像展通過對近場通信技術的運用,能讓觀展者通過手機無接觸式識別“智卡”,瞭解到展覽中人物的更多故事。

長沙文和友變身沉浸式巨型影像館。 楊華峰 攝

“如果你從長沙文和友二樓樓梯左側經過,會發現一幅特殊的‘長沙地圖’。它由很多面大小不一的鏡子、很多個長沙人的故事拼成。在鏡子裡你看到的自己,就是這次展覽的‘第101位主人公’,主角本就是生活在長沙的每一個人,是這座城市的生命質感、生活面目的珍貴所在。”主辦方一位負責人說,本次展覽借用100個獨特的長沙面孔,匯聚成長沙人的羣像,映射出長沙城的風貌。每個人是獨立的,代表專屬的一類羣體所有人又是統一的,他們都是長沙發展的見證者和建造者,通過這些面孔,可以感知城市的情緒

“希望自己的工作穩定,蒸蒸日上”“所有的水果都在最新鮮時賣出去”“想要擁有一部機車”“想要在長沙開間自己喜歡的小吃店”“將兒子培養成才”……在展覽中,每個人物的小心願也在傳達長沙人笑對生活、灑脫樂觀的生活態度。(完)(記者 楊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