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工業合作浪費160億 誰該負責?

文/吳怡農(本專題與《壯闊臺灣》聯合制作)

臺北市信義路三段的一棟灰色大廈一樓店面賣着登山用品樓上有一間辦公室,摻雜在住家公司行號中,與平潭同鄉會和一家法律資訊公司共用3樓。這間辦公室的16名員工,執行每年耗費估計超過臺幣34億元的「工業合作計劃」。他們是受國防部與經濟部委託的「工合小組」。

聯亞原就買得到的技術協助背後花了政府5百多萬美元

2013年,聯亞生技臺塑生醫合資設立聯亞生物製藥,打算製造愛滋病蛋白質單株抗體。聯亞爲了建廠向美商奇異公司購買設備,因爲還需要奇異提供售後服務、協助聯亞用新購買的設備來量產抗體,所以購買合約中包含了1百萬美元的實驗室技術協助。

聯亞的法務副總經理孫潤本受訪時表示,請奇異技術協助「是我們本來就要做的事,公司已經編列預算」。只不過,聯亞後來透過管道得知有「工業合作計劃」,於是向這個辦公室的工合小組提出申請,最後由政府促成。

但根據統計,由於政府的補助是透過特殊的計劃執行,背後其實花了臺灣政府5百多萬美元,遠高過原合約1百萬美元的現金價。聯亞生物製藥則按照經濟部的作業指導,繳納7萬美元給政府作爲回饋金。

工合小組的成果報告指出,此一合作計劃「促成投資臺幣12億元建立國內最大蛋白質製藥廠,創造專業就業機會1百人以上」,並且預估2021年「可創造藥品出口產值約臺幣60億元」。不過報告沒有提到,這是聯亞本來就會做的投資。

然而,這並非特例

經過記者近半年的調查及統計,工合小組過去6年(2010年至2015年)總共執行46個項目,爲國內廠商所帶來的服務,價值約40億元;但是政府卻付出估計超過2百億元,等於浪費了人民160億元的納稅錢,佔總成本的80%。而這段期間,受益廠商付給政府的回饋金僅約1億元,佔總成本的千分之5。

6年付出2百億元換回40億元的服務

工合小組成員都是「財團法人金屬發展研究中心」的員工,受官方每年以2千6百萬元委託,執行相關案件申請審覈。這個計劃的目標是透過「強化產業升級轉型、引進軍民通用關鍵技術」,而達到「產業結構優化與國防能量自主」,此計劃已經進行了20多年。

經濟部工業局每年以「增加就業人數、促成國內投資、提高年產值」等指標,來衡量「工業合作計劃」的效益。一四年的成果報告指出,此計劃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已促成國內廠商投資27億元,增加年產值40億元,新增就業886人,「所定具體目標均已達成並超越」;而未來可創造的產值更是上百億元。可是當記者仔細檢視個別案例,卻發現絕大多數的效益分析都禁不起檢驗…(本文截自財訊515期,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