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做的中國夢 《國脈3D紀錄片》團隊中的臺灣身影

文/彭彥倫

2012年11月29日,歲末隆冬的北京

位於天安門東側,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復興之路』展示廳內,剛剛接替胡錦濤、上任不到半個月的第五代接班人習近平在此發表了內容多次提及『中國夢』的一篇演說;從這一天開始,『中國夢』這個名詞基本上成爲了今後中國十年的主政方針,而中國國家博物館一下子也就成爲了中國黨政軍與一般民衆、各界人士學習與參觀殿堂

2013年1月,中國農曆新年前夕,一個攝製組正在這南北長寬330米,高28米、總面積達20萬平方公尺的博物館內進行各項拍攝,在這次《國脈3D紀錄片製作團隊中,有兩個人特別引起注意,他們是來自臺灣的潘志遠和李逢儒;他們分別擔任着是『導演』與『後期技術支持』的重要職位,他們與中央電視臺的近百位的製作人員一起合作,最終共同完成這一部《國脈3D紀錄片》,他們兩位工作的態度與最終成果也贏得臺內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一致好評。

潘志遠的資歷比較特別,他是臺灣出生長大,在世界新專畢業之後,於1993年前往北京電影學院就讀並取得導演系碩士學位。李逢儒畢業於臺大地理系臺藝大應媒所碩士,由於兩人相識許久加上都對3D影視有着濃厚興趣,所以也一起在2009年投入了3D製作的領域。

潘志遠回想從去年10月到今年5月,這長達7個月的日子,只能用「吃苦當成吃補」幾個字來形容;潘志遠表示,自己雖然是在北京求學畢業,在兩岸往返也已經超過20年的時間,但是雙方在專業用語以及技術方面還是有着相當落差。

舉例來說;在臺灣從事3D製作時,因爲資金的不足,導致不能與國外3D製作上所使用的器材或是製作環境相比,在臺灣想從事3D製作,除了需要最基本的「熱情」之外,其他所有的3D製作都必須極度的依賴「人工」、「手工」來進行調整與校準,但是這些方式也爲兩人打下了極爲紮實的功夫基礎。

反觀大陸,由於近20年來的迅速崛起與急速富裕,各電視臺在進口3D器材設備時是毫不手軟,臺內動輒破百萬、破千萬的3D設備比比皆是;但是由於技術人員受限於器材商的基礎訓練、電視臺每日節目播出的壓力,以及目前3D製作規則不完全具備的處境之下,反而未能將3D做到一個淋漓盡致的發揮,這是令人相當扼腕與可惜之處。

『3D影視是要用看的,不是用說的』

潘志遠在採訪時笑笑的說着,這也道出了其中的辛酸;由於《國脈3D紀錄片》是中央臺3D節目頻道首次邀請境外導演團隊前來協助製作拍攝,在初期就有部分合作的工作人員是抱着「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看你會玩什麼把戲」的心態旁觀,也讓兩人在初期溝通上面臨着一定的困難與需要彼此適應的階段。

《國脈3D紀錄片》一片長度雖然只有短短的28分鐘,但是製作總經費卻超過1,200萬元新臺幣,這個費用已經是與一部低成本電影的製作費用相當,也是一般節目製作經費的10-20倍以上。主事者也許出自於擔心或是『再保險』的心態上,中央臺又找了英國另一組製作團隊一起參與拍攝。但是事實證明,由於國情不同、做事方法不同以及溝通上的先天不良,英國團隊的參與只是讓這次拍攝與製作更加的複雜化,所以後期部分就不再延請英國團隊參與,純粹就由臺灣團隊以及臺內工作人員一起合作,最終完成了中央臺第一部大型自制的3D人文歷史影片-《國脈3D紀錄片》。

3D影像製作對於臺灣本身而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幾年臺灣本身也有過一兩部自制的3D電影上映,甚至李安的3D電影《少年PI》也可說是產自臺灣,只是當3D影視製作風潮倏然而止之後,臺灣未來3D影視製作上的發展該何去何從?

也許這就如同潘志遠所說的:「臺灣3D影視如果想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大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市場契機。」而想要在大陸3D影視市場內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拿出優秀或是被認可的作品先打入市場,而這次《國脈3D紀錄片》拍攝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加上中央電視臺的這塊老字號招牌,更能讓一般觀衆或是有興趣的業主產生一定的說服力。

「臺灣不是沒有人才與創意,我們缺的是資金和器材,而兩岸相互的交流與合作,也許將是3D影視產業發展的最佳組合。」潘志遠誠懇的說道。的確,《少年PI》的出現只能說是好萊塢帶來臺灣的一項特例,只可能偶一爲之,讓臺灣專業人才見識到好萊塢真正的3D製作的作業方式,但是這並不太可能會成爲臺灣3D影視製作上的範本,因爲這樣的電影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以及全球發行市場的回報,這是我們目前所無法達到的環節與目標。

中國大陸這幾年在3D影視發展上也走出了一個格局,從《龍門飛甲》、《畫皮》等3D電影的熱映,大陸夾着雄厚資金與內需市場也開創了一個新的觀影局面;要如何凸顯出臺灣3D製作上的強項,最終無非就是靠人才與創意上的發揮,相信結合兩岸各自優勢,3D影視發展或許是一個兩岸可以共同經營、完成的夢想

兩岸3D影視產業未來的發展也許會是一場『中國夢』,但這個夢想卻也給臺灣的3D從業人員帶來一個無比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