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類汽車主編談:引華晨之鑑,探討國企自主品牌發展之路

王國信表示:“華晨問題在於空有戰略,卻沒有底層的實施,高層熱衷於資本操作,輕視日常業務的培養。” 楊小林認爲,“讓祁玉民這樣一位雖然管過企業,但是完全不懂汽車官員來做企業,背後隱藏着很大的風險。”

裴達軍看來,在增量市場存量市場轉變的當下,“躺着賺錢”的市場井噴期已經遠去,“現在,發展自主品牌是國企掌門人必然的責任” 。 高莘表示,“華晨再次給大家提了個醒,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實力、樹立企業核心競爭力、對標優秀企業塑造企業文化管理是多麼重要。”

本週三(12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許可其在重整期間繼續營業,以增加重整成功的可能性……

11月下旬,一則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的消息“引爆”汽車圈;時隔半個月,已退休一年多的華晨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又被爆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紀律審查。作爲一家歷史悠久的老牌國有企業,人們不禁要問華晨何以淪落至此。

誰“革”了華晨自主的“命”?

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車市場迎來黃金髮展期,自主品牌逐漸走上快車道,紛紛發力高端化。相比之下,華晨集團的自主品牌卻日漸凋零,如今更是難逃破產重整命運,不禁令人唏噓。

《經濟觀察報》汽車版主編 王國信

“華晨旗下曾有不少優質的資產,比如金盃,曾經是輕客市場多年的銷冠,但現在已泯然路人。”《經濟觀察報》汽車版主編王國信表示,“華晨的問題在於空有戰略,卻沒有底層的實施,高層熱衷於資本操作,輕視日常業務的培養。”

《車市裴聊&兵車行總編輯裴達軍也認爲,華晨集團雖然“是當年最早推出中型轎車的自主企業,(但仍)浪費了市場機遇。作爲國企,有團隊、有資金,但(自主板塊)仍不如長城、吉利比亞迪等民企,主要原因是二者的責任主體不同,機制也不夠靈活。”

除了機制問題,企業發展的好壞與“領頭人”有着更爲直接的關係。2005年底,從大連市副市長被調任華晨集團董事長的祁玉民,一直被認爲是汽車行業的“門外漢”。祁玉民曾經設想的“好車”標準,是保時捷底盤、意大利造型和寶馬發動機的集合體,本着這樣的“拿來主義”,華晨自主的命運恐怕也早已註定。

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 楊小林

對此,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楊小林表示,“讓祁玉民這樣一位雖然管過企業,但是完全不懂汽車的官員來做企業,背後隱藏着很大的風險。因爲考覈機制決定了他只能做政績,不能做產品,從根本上決定了華晨自主品牌很難做好。”

自主應否納入國企“掌門”KPI?

“儘管自主品牌不是考覈國企掌門人的硬性指標,但實際上仍是一個隱形標準,這也是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要舉集團之力來發展紅旗品牌的原因,這是真正的‘政治本錢’,”王國信表示。

王國信說,“對於國企來說,保持穩健經營是首要目標,而這可能會淡化對自主的重視。但從民營車企目前的發展情況看,自主品牌也能超越合資板塊、爲公司帶來收益,這促使車企高層們改變了原本對自主的態度。”

確實,雖然目前我國民營車企的體量尚不及國企水平,但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上卻都做得有聲有色;而在今年的資本市場上,不少民企的股票成長性更是大幅領先國企。其中,長城汽車(601633)、吉利汽車(00175)市值均破2000億元,比亞迪股份(01211)甚至直逼5000億元大關。

《車市裴聊&兵車行》總編輯裴達軍

在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當下,“躺着賺錢”的市場井噴期已經遠去,“現在,發展自主品牌是國企掌門人必然的責任。”裴達軍表示。

華晨自主衰落有何啓示?

“現在自主品牌迎來了更加嚴峻的挑戰。科技變革、消費變革、股比放開的臨近、國家發展要求的升級都讓自主品牌面對一個個新的議題。” 《環球時報》汽車週刊執行主編高莘表示,“華晨再次給大家提了個醒,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實力、樹立企業核心競爭力、對標優秀企業塑造企業文化與管理是多麼重要。”

高莘進一步建議,“國企發展自主品牌,第一,要回歸造車熱情,對社會發展有願景;第二,要嚴格進行質量、品質的把控與管理,促進產業鏈能力的提升;第三,利用中國相關行業優勢,在自主研發、合作研發上下大力氣;第四,有原則、精準地進行合作,讓企業資源發揮最大效益,解決痛點問題;第五,做好中國消費者的互動,利用本土優勢建立汽車出行生態體系。”

《環球時報》汽車週刊執行主編 高莘

當然,我國國企自主品牌並非全軍覆沒。“長安、上汽、一汽紅旗都是比較成功的,能夠掌握市場的需求。”王國信表示,“很多國企(自主品牌)的失敗都是因爲推出的產品並非迎合市場的呼聲,而是僅反映了領導的審美與需求。”

此外,楊小林認爲,廣汽集團和奇瑞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發展戰略值得借鑑。“雖然傳祺近兩年有些震盪,但市場意識和應變機制還在,所以廣汽還有機會。而作爲地方國企的奇瑞也在引進戰略投資,做混改的嘗試,因爲奇瑞的基礎較好,也有機會在未來的大浪淘沙中留有一席之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陳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