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留學生面臨“最慘”求職季

線上招聘會

美國不少地區在疫情中改爲“自取式”招聘會,求職者可開車前往領取企業介紹和申請材料

本報駐英國德國韓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夏雪  本報記者  張雪婷

10月,在往年是應屆畢業生求職和企業秋招大熱時期。學生們以往在這個時間段常穿梭於留學國的大型招聘會,不少企業也會奔走在各所高校,希望納入新鮮血液。然而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這個本來應熱熱鬧鬧開啓人生新旅程的重要環節,變得前所未有地冷清——學生們無法和企業近距離接觸,企業也找不到合適人才。更有不少學生打消在國外就業的想法,想要回國發展,也讓今年的國內秋招競爭變得更爲激烈。

企業招聘提前進入寒冬

路透社日前引述英國最大的僱主聯盟組織,工業聯盟(CBI)和招聘諮詢公司Pertemps Network Group的年度報告說,51%的英國公司計劃在明年維持或增加招聘,而46%的公司預計會減少或完全凍結招聘。受新冠疫情衝擊,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削減招聘新員工或完全凍結招聘的英國企業數量遠高於去年。歐洲其他國家的大多數大企業也都處於裁員狀態,如法荷航計劃裁員8000-10000人,寶馬計劃裁員6000人等。一家德國汽車企業的主管克勞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現在大企業都處於“生存狀態”,只有“發展狀態”時纔會大量吸收應屆畢業生。

“我在大二時參觀過波士頓的大型招聘會,卻在今年要畢業時再沒有了這種機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一所學校就讀亞洲經濟相關專業中國留學生田同學對記者說,每年這個時間在波士頓都會舉行2-3天專門面向亞裔學生和亞洲留學生的大型招聘會,“雖然不一定當場投簡歷就能得到回覆,但是在場有成百上千家大型企業的介紹會,我們也可以學到以後求職時需要如何準備自己。”田同學說,目前她知道的幾個大型招聘會都已取消,“不知是否會改爲線上,但效果會差很多”。

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道,韓國大型招聘門戶網站針對530家上市公司展開調查結果顯示下半年確定招聘大學畢業新職員的上市公司佔57.2%,比去年減少9.6%。受訪的各企業一致表示,經濟不景氣加上疫情影響,沒有條件開展大規模招聘。招聘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下半年計劃開展校園招聘的企業佔39.6%,比去年減少10%。相反,計劃進行社會招聘的企業佔41.4%,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0.7%。這也是首次社招比率超過校招。不少企業認爲,不定期的社會招聘比校園招聘更有效率,且由於經營環境的變化,比起新職員,更願意優先錄用有經驗的員工。

學生選擇延期畢業躲避難關

在疫情影響下,很多中國留學生也意識到,現在在國外找到一份工作並不容易。從英格蘭諾福克郡當地大學畢業徐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的班上有來自世界各地約20名國際留學生,很多人最近都聯繫過當地僱主機構或人力資源中介,但沒人獲得面試機會。徐同學抱怨說,“僱主方面回答幾乎都是一樣的,都說‘疫情過後再說’,但也很難說企業何時有招募新人的計劃”。

仍有機會留在英國工作的中國留學生主要從事金融和會計等行業,這類大型公司仍然擁有合同市場。不過,有限的招募機構對於數以萬計的畢業生來說顯然是僧多粥少。在倫敦當地大學金融專業的畢業生陳同學對記者說,她最近一共通過網絡面試了7家企業,仍未獲得任何二度面試的機會,僱主也直言,面試的人實在太多了。

英國政府面對明年1月底結束脫歐過渡期的勞工市場前景,已經決定大幅改革工作簽證制度。今年9月就讀的國際留學生畢業後,可獲得長達兩年的畢業生工作簽證機會,但剛剛畢業的學生確實是錯失良機。對於明年的招聘市場,當地企業仍抱觀望態度。

德國《焦點週刊稱,歐洲今年至少有1/4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外國學生畢業後更是“難上加難”。今年從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機械工程畢業的劉同學希望在德國從事機械行業。他最近兩個月向30多家企業申請工作位置,卻沒得到一個面試機會。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前兩年師姐師哥們都藉助“中國背景”進入德國機械製造企業,後來外派到中國分公司。但今年這些企業都不招人,連免費實習機會也不給。

畢業於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經濟學專業的陳同學本來也希望進入諾基亞等國際企業工作,最後只能到一家小型貿易企業工作。她對記者說,“這並不是自己的理想工作,小企業可能無法獲得長期工作簽證。希望未來幾個月能申請到大企業的實習或工作位置。”

相較北歐國家南歐國家大學畢業生就業更是艱難。《焦點》週刊報道,西班牙、希臘等國,超過1/3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目前在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就讀旅遊專業的蔣同學對記者說,本來今年他就可以畢業,但因爲沒有工作位置,所以他決定延期畢業。他希望在西班牙旅遊機構積累兩年的工作經驗。

不過,疫情中也有一些“好專業”的學生不愁找不到工作。德國聯邦勞工局就業專家布里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MINT學科(包括數學、計算機科學、科學和技術),以及醫療類的畢業生仍有許多工作位置。畢業於瑞士蘇黎世大學醫學技術專業的林同學對記者表示,自己申請瑞士、德國、英國等多國醫療企業實習,全部獲得面試邀請,最後他選擇了瑞士一家大企業,每月實習薪酬超過1500瑞郎

韓國經濟研究院以4158名全國4年制大學在校生和畢業生爲對象實施了“大學生就業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今年55.5%的畢業生無法就業。原定於明年3月畢業的大學生金同學向《環球時報》記者訴苦道:“今年上半年基本沒有企業校招的消息,最近秋招雖然多了起來,但大部分是針對理工科學生的。我們這些文科生找工作實在太難了。”他告訴記者,很多同學都和他一樣準備延期畢業,以此來逃避“畢業即失業”的殘酷現實

更多學生選擇回國

《環球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與往年相比,今年應屆畢業生決定回國的明顯更多。畢業於法國里昂大學的蔡同學就是其中一位。她對記者表示,現在法國等歐洲國家的經濟因爲疫情仍處於困境之中,而國內則已經迅速復甦,工作機會更多。“現在中國國內的薪水與法國也相差越來越近,有時甚至更高。”目前準備回國的波蘭華沙大學應屆留學畢業生張同學對記者說,隨着中國經濟不斷髮展,中國企業日益國際化,加上收入與歐美企業的不斷接近,留學生回國就業越來越成爲潮流。不過,他也認爲,留學生相比國內學生的優勢也在減少。創紀錄的中國海歸正返回原本就已擁擠的國內就業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對於已經在國內上網課的留學生來說,直接在國內參加秋招更是一個現實的選擇。在紐約上學、今年升入研究生2年級的趙同學在疫情爆發後就已回國,5個月以來一直在國內上遠程網課。“原本雖然也有畢業後回國發展的想法,但當時想在美國先歷練一段時間,自身會比較有競爭力。現在我直接打消了這個念頭,已經開始瞭解在國內求職的種種信息了。”他表示,周圍有類似想法的同學不在少數,“今年或許會成爲留學生最難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