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畢業潮 90後面臨挑戰
▲大陸90後今年首次大學畢業,預估今年考大學人數仍會超過千萬人。高中生抓緊時間準備高考。(新華社)
▲面臨90年後出生大學生今年畢業潮,工作不易找,考研究所人數大增,今年1月,全大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共有165.6萬餘名考生報名考研,創歷史新高。(新華社)
2012年夏天,全中國大陸將有680萬高校(大學或學院)畢業生邁出校門,這是歷年來畢業生規模最大的一次。他們大多數生於1990年。
畢業離校只剩3個月了,周奇仍沒有投出第一封簡歷的打算。在同學們都忙着查詢考研究所成績的時候,他完成了畢業電影預告片的剪輯。「電影名字叫《畢業戲》,算是拍給我們自己看的。」周奇和身邊熱愛玩電影的畢業生們湊在一起,準備拍一部校園故事,紀念他們的畢業季。
延緩進社會 選擇考研
這批在世人眼中貼着「賣萌、非主流」標籤的90後,就業壓力並不比80後輕鬆。在周奇高考的2008年,1050萬考生人數是史上最大值,那一年有600萬人和周奇一樣走入大學校園。連年遞增的畢業生人數,已然超過社會的容納量,大學生畢業工資低於民工早已不是新聞,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
「我估計只能找到一個2千多塊錢人民幣的工作,現實骨感啊。」周奇曾經去招聘會取過鏡頭,畢業生擠破頭的場面讓他覺得壓抑,那種「密集恐懼感」令他記憶猶新。
沒工作的周奇仍有玩心的原因很簡單,一則他並不想把自己「賤賣」出去,二來父母都是家鄉小城裡吃穿不愁的單位人,不指望着兒子賺錢養家。
妥協之下,讀研究所拿個文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的謀劃促使周奇和身邊的同學本能地選擇了考研。
工科生周奇喜歡賈樟柯(大陸名導演)的電影,覺得他拍出了「搖搖欲墜的生活」。站在夢想和現實的兩端,周奇如今似乎更加理解了這一句話的重量。
據大陸教育部的統計,2012年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達165.6萬,比2011年增加14萬餘人,錄取比例達到1:3。面對着越來越高的門檻,周奇明白以自己「潰不成軍」的複習,無異於以卵擊石。
2012年1月5日,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隨着寒流的侵襲到來。複習了4個月的周奇還是選擇在這天「補覺」,睡了過去。
「很多讀研人都有一顆不想長大的心吧。」周奇分析自己和身邊讀研同學的動機,發現讀研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延緩進入社會,「或者多玩兩年」。
新年剛過,江芝言就收到香港一所高校的聘書,對工作的憂慮結束了。她曾在實習時發現,辦公室的白領們工作「充滿了重複和透支」,那些穿着正裝,蓬頭垢面的形象在她腦海裡揮之不去。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選擇了和江芝言一樣的道路。根據中國教育線上發佈的《2011出國留學趨勢調查報告》,2011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有近35萬人,連續3年增幅超過24%,預計2012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將達到43萬。
而對更多社會資源匱乏的畢業生來說,「不想長大」則是一句難以出口的吶喊。比起諸多畢業生擁有的退路,2011年畢業就開始找工作的王佳芬走得可謂「磕磕碰碰」。直到最近工作才終於有了眉目:她過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分數線,獲得了面試資格。
在這尋尋覓覓一年多的時間裡,王佳芬明白走入社會生存,「並不僅是一件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事情」。和她擁有相同體會的李敏,也深知自立的不易。在漢江邊小城讀完3年中專加2年高中的她發現,想要找到一份有「三險一金」的工作也是難上加難。
考研的鬧劇之後,周奇和父母「講和」,他會在明年繼續考研。但是,他仍揹着父母開始拍攝自己的畢業電影。事實上,他又爭取到一年的時間,可以不用面對就業的「腥風血雨」。
曾經是「留守兒童」的王佳芬曾希望自己能通過讀大學改變命運,卻發現大學無非是一個渾渾噩噩的日子接着另一個渾渾噩噩的日子。
在周奇還在爲考不考研糾結的大四上學期,江芝言曾與不少內地學生一起去臺灣交流研討。臺灣同齡人的瀟灑和自信,令她這個內地最好高校的學生也感到詫異。
用知識改變命運
「他們也快畢業了,但卻在徒步旅行,搞樂隊。」那種狀態,完全不像自己身邊的同學「焦急而灰暗」。讓她真正羨慕的是一個同齡的女孩子,「她會每天都跟媽媽報自己的花銷,並跟母親貼臉交談」。這是她和母親之間從未有過的親密。
對於江芝言來說,父親就像一個社會。在她成長的過程裡,父親和母親的爭吵也越來越頻繁。青春期裡的她開始發現家中的微妙,這些裂痕讓她感到恐懼,身邊的同學父母不少都離婚了。
在江芝言對父母的爭吵恐懼時,王佳芬的童年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在看電視,翻來覆去地看《灌籃高手》。在王佳芬出生後不久,父母就前往廣州打工,她與弟弟則跟隨爺爺奶奶生活。隨着時代的發展,像王佳芬父母一樣背井離鄉的人越來越多,到目前爲止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
上大學,對於江芝言來說是階段性地遠離父母,嘗試尋找自我;對王佳芬來說則是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逃離父母居住的鄉村。
(文轉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