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新政府上路 面臨六大挑戰

520新舊政府交接,開啓賴清德時代,但國會上週五全武行,爲賴政府施政埋下隱憂。圖/本報資料照片

520新舊政府交接,開啓賴清德政府時代。雖喜迎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但國會上週五的全武行,爲日後賴政府施政埋下隱憂。兩岸與外交、能源、經濟、房價、勞健保財務改革等五大議題、六大挑戰橫亙當前,形象派的賴清德扛起千斤重擔,今起踏上這艱鉅的道路。

面對國會的朝小野大,藍白陣營聯手夾殺,賴政府處境不難窺見。上任後首道課題即赴立院國情報告,這不但寫下憲政新頁,也可向國會遞出橄欖枝。只是上週五國會亂象已凸顯,賴政府施政會處處受掣肘,如何「訴諸民意」爭取支持,團結臺灣,國人都在看。

賴政府上任後的兩岸、國際關係發展,是外界最憂慮的。賴清德雖在各種場合釋出會維持兩岸和平現狀,在對等尊嚴前提下,願與中國大陸良性對話,維持蔡英文不挑釁、不躁進基調可以預期,但兩岸破冰複雜度已拉到最高點,且大陸方面仍將持續挖撼動我邦交國,如何讓民主同盟夥伴成爲臺灣在亞太區域的後盾,對新國安團隊在權衡大局的能耐是重大的考驗。

在國內議題方面,卓內閣的百日新政具有新人新政的指標意義。其中「拚經濟」是賴清德首要主軸,賴曾揭示,國防和經濟是支撐臺灣的二大支柱,他在520之前走訪五大信賴產業、傳統及新創產業,未來如何拚經濟再揮棒交出亮眼成績,有待卓內閣這支行動AI內閣勁旅端出創意。

值得一提的是,卓內閣團隊逾十人爲無黨籍,陣容令人耳目一新,大膽啓用企業界及學研界人士,工商團體高度期許接地氣、更具智慧和膽識。惟這些政治素人並無政治或行政歷練,能否通過國會震撼教育,也有待考驗。

而民衆及產業界最關注議題是能源及供電,目前風機累積裝置容量達2.37GW,今年海上風機座數將超過300座。但風電3-1、3-2期開發面臨諸多成本上漲的挑戰,進度延宕,光電也處無地可用窘況。賴政府首先要拆彈就是核能延役、以核養綠,這攸關填補供電缺口,讓產業及外資安心,更影響淨零減排成效,如何務實盤點能源結構,有待主事者的決心和智慧。

低薪高房價,還有勞健保財務問題,也都是內政的重中之重,排名民怨前幾大議題,賴清德在政見中,信誓旦旦要投資社會、青年世代,倘若低薪及高房價問題無法讓人有感,勞保及健保財務持續惡化,民意恐會在2026期中考反映。

新政府百業待興,法案、政策、人事都面臨朝小野大的困局,如何化解朝野衝突,端出有利社會福祉的政策,是全民對新政府的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