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踩雷 資誠:臺商在外最需稅務專家

自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應20國集團(G20)要求於2013年發佈「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報告,跨國稅務資訊透明化已成趨勢資誠(PwC)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臺商海外經營事業應特別留意稅務風險諮詢專家意見,以免誤踩地雷

資誠表示,國際共同申報準則(CRS)開啓了跨國金融帳戶信息交換,如臺灣今年已經澳洲日本交換低資產個人帳戶資訊,未來跨國稅務與金融資訊將逐步透明化,各國稅務機關更容易掌握跨國集團企業全球佈局情況的全貌,未來臺商租稅資訊必須面對各國稅局挑戰,應及早做好集團整體規劃、避開稅務風險。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段士良舉例,臺商在中國大陸常用「高新技術」租稅優惠,然而中國大陸稅局爲避免稅基流失,自去年起加強查覈高新企業的實際適用資格、採更嚴格的監管機制,像是逐步檢視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收入佔比,若未達總收入六成的規範,可能會取消該企業優惠。

一般臺商佈局高科技產業,多半不會重壓研發能量在中國大陸子公司,但段士良表示,過去仲介遊說時,往往會保證可申請成功或分享同業享受優惠等案例部分臺商因此捨不得放棄高新企業租稅優惠。

段士良指出,今年上半年已確定有97家高新企業資格被取消,其中更有五成以上的企業被追稅並補繳滯納金。近期中國大陸部分地區又開展第四季度的查覈,已有不少企業接獲稅局通知要求自查並補交資料

若臺商可達標高新企業標準,應留存帳簿資料、儘可能達到各項法遵要求,避免遭當地稅局盯上。反之,若臺商無法達標高新企業規範,段士良建議,臺商可能要採取重分類方式通過申請或全盤分析效益與風險。

此外,段士良指出,在臺商集團全球租稅上,跨國移轉訂價文檔也可能面臨風險,因爲大陸高新技術優惠意味着大陸公司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至於承擔研發功能的臺灣母公司則可能會被認爲是無償移轉技術,因此臺灣母公司與大陸子公司可能要設算轉讓對價,這部分必須要有深度專業實務與跨國稅務策略廣度,才能協助臺商做最全面評估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營運許祺昌則強調,資誠稅務法律服務部自20年前就不斷外派稅務法律人員至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國、歐洲、澳洲及東南亞等地,預先培養臺灣跨國稅務專業人才,協助臺灣跨國企業能夠在臺灣自家總部會議室即時完成跨國稅務佈局,跨時區解決集團全球稅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