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保姆大材小用?當事學校:或成管理人才

(原標題:本科保姆大材小用當事學校:或成管理人才畢業法學學位

“本科保姆”一詞近日登上熱搜。據《解放日報》報道,12月13日,上海開放大學首屆家政學本科招生在滬啓動,是全國第一所開設家政學本科的成人高校

上海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家政學本科專業負責人盧琦告訴紅星新聞,該校的家政學本科爲成人高等教育,並非全日制教育。而開設家政學,也並非全國高校之首,“開家政(專業的全日制學校)已經有很多了,有職校專科、本科。”盧琦表示,上海開放大學家政學學生本科畢業後,將獲頒法學學位。“根據一級學科、二級學科、三級學科的層次(規定),家政是在社會學下面,社會學又在法學下面,所以是法學學位。”

網友認爲這“對從業者和僱主都有利”,也有網友質疑,會造成人才浪費。對此,盧琦認爲,家政行業是未來的朝陽行業。學生畢業後,就業範圍不囿於一線服務崗,或成爲管理人才。而“保姆”也非刻板印象中的炒菜做飯,需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和專業技能

學校師資力量足夠但專業人才

需“跨界搭班子

盧琦表示,上海開放大學明年春季首批招生人數將在50人左右,課程包括家政學概論家庭學概論、家政學管理等,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層次家政行業專業人才。免試入學,採用學分制,學習年限2.5至8年。

對於開設家政學本科的初衷,盧琦告訴紅星新聞,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同時,該校已有八年家政服務與管理的專科辦學歷史,“我們有很多經驗。專科到一定程度,就水到渠成。而且上海也有需求。”

中國政府網顯示,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其中,第一條第一款規定,支持院校增設一批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原則上每個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

據《半月談》報道,目前,全國範圍內開設了家政服務本科專業的高校較少,初步統計有天津師範大學、安徽三聯學院、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吉林農業大學、湖南女子學院、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河北師範大學等。還有學校開設的家政專業因招不到學生而停辦。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2010年開設家政輔修專業,開辦1年後因經費不足辦學困難停辦。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表示,該校在2003年招生時,家政專業專職教師僅兩人,“第一就是沒人願意到教師隊伍裡來,第二的確是沒有同樣的這種學歷背景的師資。”

盧琦表示,上海開放大學家政學並無師資匱乏的問題,但招聘時,“我們招不到家政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因爲這個行業人很少,人才也很少。所以我們現在都是跨界來搭班子。”雖然如此,她並不擔心該校日後會面臨前述高校的困境,“我們有上海市教委市婦聯、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的支持;有很多名師加盟支持,有教授、副教授、骨幹講師,肯定沒問題。”

上海市婦聯副主席翁文磊告訴紅星新聞,隨着該校家政學本科招生啓動,市婦聯將繼續提供助學金等支持。

高層次家政人才奇缺

最缺乏機構管理者高素質人才

今年7月,商務部有關負責人曾介紹說,我國家政行業從業人員已超3000萬人。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國家發改委網站得知,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在工商、民政、人社及其他相關部門登記註冊的家政服務機構約2400家;從業人員近50萬人。《解放日報》報道稱,“十四五”期間,家政市場面臨迭代升級,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元。

“上海的這個(未來5年高層次家政行業專業人才)缺口,是20萬。”盧琦稱,“北上廣這方面人才都很奇缺。因爲大家的時間、工作節奏等都很緊張,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比如陪孩子做作業、陪護老人、鐘點工、保潔,以及其他的特殊服務等,每個人需求不一樣。”她強調,“現在最缺乏的是機構管理者和高素質人才。”目前,在上海家政服務的訂單裡,“高端的大概佔30%,基本上在上海的城市裡,不在郊區。”

國家發改委網站顯示,上海的家政行業從業人員95%左右是來自外省市女性,且大部分來自農村,僅有5%是上海本地人。以上海示範性家政服務中央管理系統中家政員爲樣本分析,家政員總數爲248836人,持有上崗證的僅有37473人,持證率爲15.06%,持有健康證的有195794人,持證率爲78.68%。由此可見,上海從事家政服務的從業人員,只有近50%的人員歸屬到可統計的範圍內,還有相當部分的從業人員遊離於無控狀態

盧琦坦言,目前家政行業面臨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家政市場小散亂的問題,“因爲他們屬於靈活就業,不屬於正式有編制的,也不屬於農民工。要提高整個行業的素質,需要全社會和整個教育行業的共同努力。”

家政專業畢業=當保姆、伺候人?

校方:畢業後或成爲管理人才

“本科保姆,不是浪費人才嗎?”“家政不就是做飯掃地、伺候人,還用學?”

面對爭議,盧琦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種觀念已久,去說教可能沒辦法直接改變人的觀念。其實在亞里士多德時代,就有《家政學》這本書了。等大家重新發掘家政服務和家政學的不同內涵時,就會改變觀念了。”

在盧琦看來,本科學歷的家政從業人員,並不意味着人才的浪費,“這是未來的朝陽行業。城市在發展,整個行業在提質擴容。隨着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家庭結構的變化等,家政、月嫂、老年陪護等,都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不同於人們印象中家政服務人員的低收入狀態,目前,在上海,“網上下單,保潔一般每月8千到1萬元。”而上海交大附近的一個月嫂公司,“每月2萬多元的也有。”

隨着時代的發展,保姆的定義,也逐漸多元,“現在的保姆,不是炒個青菜就能結束,而是管家型的保姆,僱主的要求很高。”盧琦解釋,“你要佈置個party;或者現在有客人來,你要做日料西點。不學,肯定做不出來;就算學了,不懂美學的話,也擺不出這個盤。我們的專科,烹飪時,要上48道上海本幫菜。”

同時,家政專業的學習,也不囿於烹飪等技能,“本科期間,營養、心理、人際和諧、家庭倫理等,都需要他們學習、感知,幫助他們服務的家庭提高生活的品質。”盧琦說。

“現在報名特別踊躍。很多人是在職、在崗,在這個行業裡做的,希望進一步提升。”盧琦舉例說,從事涉外家政服務工作的聞信寶來滬18年,今年七月,從該校家政學專科畢業,已報名本科,“可能讀了後,成立一家公司呢?或者以後做管家呢?真正本科畢業了,再去做一線,好像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報名者中,除了一線的家政服務員,還有機構管理者。“不是找不到工作,有的很成功。比如很多家政企業的老總,他們在做這一行,但沒有家政學的文憑。”讓盧琦印象頗深的,是上海某家政平臺創始人袁謀福,“他是法律系全日制本科的。他喜歡這一行,看到這是一個朝陽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