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險代理機構信息化整改全速前進

還有一個月!根據北京有關監管部門的要求,北京地區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應於6月30日前完成系統建設,並與保險公司完成對接,同時要求爲API對接,未完成的公司將無法出單。

這意味着,截至明年2月1日的信息化整改工作再次加速,北京監管部門要求兼代機構與保險公司接口對接“先行先試”,或將帶動其他地區加快推動信息化合規整改。

目前,北京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的系統對接進展如何?信息化水平是否得到顯著提升,代理機構對整改的態度是歡迎還是牴觸?消費者能否因此受益?帶着種種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來到北京一家率先完成系統升級和對接的4S店一探究竟。

信息化程度痛點亟待整改

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是保險中介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以汽車經銷商維修廠爲代表的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多呈“多、散、小”的特點,合規程度相對不足、信息化治理不完備、信息系統建設不規範信息安全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尤爲突出。

針對上述問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曾表示,中小兼業機構在保險代理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和從業人員管理上往往不如專業機構規範,更需加強監管,故兼業機構應在保險代理業務方面與專業機構保持一致的信息化工作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去年9月16日,北京銀保監局曾下發《北京銀保監局關於加強北京地區非金融車險兼業代理機構合規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分別從車險兼代、保險公司的角度,對信息系統作出了明確規定,並於今年3月15日起施行。

其中,《通知》要求車險兼業代理機構應當建立車險業務信息系統,並與保險公司核心業務系統對接,實現電腦聯網、系統出單、實時管理,確保向保險公司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投保信息。同時,還要求保險公司應當通過行業信息系統向北京銀保監局報送車險兼業代理渠道相關數據

此外,今年1月12日,銀保監會印發了《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中介機構的系統建設、人員配置、信息安全等項目提出明確的要求,並提出自2月1日起實施後的一年整改自查期內,若不完成信息化系統建設,將不得經營保險中介業務。相比之下,北京地區的車險兼代機構的整改壓力更爲嚴峻。

第三方系統服務助推行業信息化升級

受訪4S店總經理劉宇告訴記者,由於保險出單不夠透明,數據都沉澱在4S店,難免會出現一些營私舞弊的現象,比如亂收手續費、差價較大、部分服務承諾無法兌現等,行業亟需進一步規範。

從監管層面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的信息化監管亟待規範,近幾年,作爲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主力軍的車商,自身也一直在尋求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作爲汽車產業鏈下游,保險是車商重要利潤來源,但是現存的互聯網產品並不能完全解決他們在保險業務上操作原始、效率低下、準確率不高、數據信息難留存等種種痛點。

按《辦法》要求,車險兼代不僅要完成與保險公司的API對接,還得完成與保險中介監管系統的數據對接。同時,還需落實業務系統、財務系統、人員系統等三大系統,具備用戶權限管理、日誌管理的功能,並遵循監管標準和技術規範;建立信息化系統的內部管理制度、培訓制度、人員配置,完成保險中介信息化系統建設並不容易。

針對中小保險中介及兼代機構面臨的困難,《辦法》明確可以採取自主開發、合作開發、定製開發、外包開發和購買雲服務等多種形式建設信息系統。考慮到開發難度及成本、週期等因素,劉宇介紹,大部分4S店及其背靠的經銷商集團都不具備獨立開發系統的能力,專業的事需要專業的人來做,購買服務是最佳選擇。

“我們店在兩個多月前,已接入北京地區主推的第三方監管系統之一的‘車百靈之保險智能管家’(以下簡稱‘車百靈’)。以前店裡也採購過一些管理系統,但這些工具並不太成熟,只能解決部分節點上的小痛點。而如今接入第三方監管系統後,可以聚焦業務全流程,涵蓋從蒐集線索到跟蹤、查詢,直至出單。”劉宇表示。

便捷、高效、穩定 信息化改造顯成效

接入第三方監管系統兩個多月,劉宇感受頗深:“新系統的確幫助我們提升了工作效率。因爲車百靈是保險公司官方授權API接口直連繫統,所以無論在查詢、覈保報價、出單等方面都比過去的模式更便捷、高效和穩定。而且其與多家保險公司直連,系統支持多保險公司之間免切換查詢、覈保、支付,全流程一體化操作,解決了如需多家保險公司比價需要單獨登錄各保險公司系統,重複操作的問題。”

該店續保部的鄭崢每天都要與保險公司、客戶打交道。她向記者介紹,每週她都要對接近200名客戶,以前每接待一位客戶,都要將其信息寫到本子上,再進行跟蹤記錄,客戶信息很容易搞錯、丟失。一旦業務員休假,其他同事接手後,由於不瞭解客戶的情況和服務進展,時常錯失銷售機會。“因爲本子上的記錄是手寫的,只有我自己能看懂,別人很難繼續服務我的客戶。”鄭崢頗爲無奈地說,信息的準確性也比較差,有時候心裡想着,手上就寫錯了,查找客戶信息得一本本去翻,通常一個月的客戶信息就會寫滿兩大本,而且只能保存一兩年,時間再久遠一點的客戶信息就很難查找了。最麻煩的就是報價環節,需要進入每家保險公司的報價系統,同時打開多個系統反覆登錄、退出,報價慢且不精準,客戶體驗感較差。

接入第三方監管系統後,續保部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所有客戶信息均在線可查,不用再去一頁頁翻記錄,信息會自動彈出;客戶是哪個業務員在負責,曾經是如何溝通的,所有溝通內容都記錄在案,其他同事隨時方便接手;產品報價時不再需要人工比對,價格孰高孰低一目瞭然,方便快捷;到期需要續保和跟蹤服務的客戶,系統也會自動提醒,省心不少;信息輸入時很多信息可以自動帶入,準確率和效率都大幅提升。

北京地區監管系統建設與API對接進展順利

記者隨即採訪了“車百靈”的開發公司全優車,負責人王敏偉告訴記者,該系統監管功能將永久免費開放給保險公司、主機廠、4S店等機構。具體的保險業務運營功能的費用,基於各代理機構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而定。除保險業務運營功能外,該系統還提供車險外的非車險產品,併兼顧保險和其他業務的交叉融合方案,如事故處理、零配件供應、鈑噴等,賦能經銷商打通銷售、售後環節中的多場景需求。

“第三方監管系統將過去分散的工具系統集成起來,提供了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務。車險代理機構是車險產品落地的重要一環,信息化工具能幫助中介機構爲更多用戶提供無差別的優質服務,我很支持信息化合規整改,效率提升了,消費者心裡也敞亮了,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劉宇坦言,監管系統的服務費並沒有之前想象得高,以較低的成本能換來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和客戶粘度的增加,是物超所值的。

王敏偉進一步介紹,北京地區經銷商和維修廠對數字化升級的態度很積極,且反饋良好。而且據其所知,北京地區系統建設與API對接進度總體符合預期,各系統正在積極與各保險公司進行接口對接。不過,系統如何在更多城市實現API對接,是一個需要多方配合的長期工程。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於保險行業從業者的監管顆粒度一直在細化,本次整改無疑是希望通過政策的發佈以及嚴格的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通過提升業務流程全鏈條的數字化、業務透明化,最終實現保險公司、中介、車主等多方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