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著作讓輿論噤聲 白先勇:誠實才能感動人

蔡詩萍(左)將日前發行的《金瓶本色》贈給白先勇,兩代文壇名家惺惺相惜。(POP Radio提供)

經典文學作品孽子》40年來屢次被翻拍成戲劇作品,2020年經典重返的版本,因爲武漢肺炎疫情延至4月起於高雄、臺中、臺北演出,作者白先勇日前接受POP Radio《POP大國民主持人蔡詩萍專訪時表示,創作《孽子》時未因爲社會氛圍修改,不受顧忌直言作家要100%對自己誠實,才能感動別人」。

白先勇對《紅樓夢》有高度推崇,雖然是18世紀陳述內容卻超越時代,也不受時間限制,也認爲曹雪芹承擔了中華文化傳統筆下的《紅樓夢》則寫出了華人普世處境,「應該列爲世界小說的前三名」。白先勇在臺大、清大分別開課與講座,他認爲《紅樓夢》絕對應該列入大學生必讀書單。

在白先勇(左)面前,蔡詩萍也如同粉絲般地邀請大師簽名。(POP Radio提供)

蔡詩萍提出觀察,好奇年輕世代容易不耐煩,文學或戲曲如何創造新形勢?白先勇說「年輕世代也是人」,認同時代流轉造成閱聽衆習慣的改變,但他對年輕人信心,並舉出劇長9小時有如文化工程崑曲牡丹亭》說明,當中融合臺灣舞臺設計美學中國演員音樂交流,他發現無論兩岸四地(中港臺澳)或新加坡觀衆反應竟是一樣的,「看了美的東西就會驚醒」。

《孽子》40年曆經臺灣社會自由度轉變,思想逐漸多元。白先勇稱80年代剛發表《孽子》,輿論「一片鴉雀無聲」,「可能不知道怎麼評論」。隨着《白先勇的文藝復興》、《紅樓夢幻》先後推出,蔡詩萍關心白先勇是否仍會持續創作小說?白先勇爽朗迴應「還是想寫」,他表示有關父親白崇禧的書已完成,崑曲也達成階段性任務,應該有時間再進行新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