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爲鮑布狄倫高興同時...

文/陳樂融

報載:"亞馬遜週三在美國推出無限音樂串流服務Amazon Music Unlimited,標榜智慧居家裝置Echo用戶只須月付3.99美元就能無限次數串流上千萬首曲目,打破業界常見的9.99美元月費模式,直接挑戰Spotify及蘋果。"

越多平臺帝國出現,並沒有帶來越合理的內容分潤機制。不能一場接一場現場演唱的詞曲創作者,即便被歸爲廣義的音樂工作者、音樂人,也註定在數位時代與演出經濟的洪流中淪爲魯蛇

鮑布狄倫高興同時,應該爲當代與未來詞曲人哀。大家收割的是經典,狂歡的是回憶,卻刻意掩蓋住凝望現實

巴布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圖/東方IC)

不過,諾貝爾文學獎本就是錦上添花的玩意、「菁英階級樂透彩券」(Hao Chuang語),且是大衆最喜品頭論足的一項諾貝爾獎。「沒有商業成功的作者,連將作品付梓都遙遙無期的作者,甚至出版後僅止於地區性發行而沒有全球性商業成功的作者,是連諾貝爾獎的門票都拿不到的。」Hao Chuang一語道破。

所以別樂觀認爲作詞人以後會正常地、頻繁地列入候選名單,至少,爲人作嫁的詞人比不上手寫口唱的創作歌手如狄倫。而只有區域性文字使用流傳的創作歌手(就說崔健吧),即便見地風骨猶然,也想都別想

所謂詩與歌、詞與文學的聯姻(儘管這聯姻中歌詞仍被視爲高攀了),既不自諾貝爾獎始,也不會隨諾貝爾獎開始蓬勃詞曲作者不必對自己生產的文類妄自菲薄,卻也沒有任何隨鮑布狄倫獲獎盲目雞犬升天的樂觀必要。

我猜純文學界的人多少可能有點沮喪、胸悶,但因爲得主是西洋樂壇老將,在瞠目之餘,大家保持風度緬懷自己的青春。但是,若細數鮑布狄倫近年在西方的再度加溫翻紅(2008年還得到新聞界普立茲獎的特殊貢獻獎),便知諾貝爾得主自有其置放於更大脈絡代表意義,無法窄化爲歌詞文類的成功,也不代表流行音樂界的趨勢預言。

●陳樂融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遊走於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