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勒布朗,不斷突破認知上限的超級英雄

NBA是一個很老的聯盟了。但NBA也是個永遠屬於年輕人的聯盟。

2020-21賽季,是這個聯盟成立的第75年。

在這75年時間裡,有近4500位球員曾在聯盟中效力

年過36歲還能在這裡打一場球的人,一共213人。

年過36歲還能在這裡打一場首發的人,有158人。

在這裡打了超過18年球的人,縮減到了40人。

而在36歲這一年已經在這裡效力18年的人,僅有6人——摩西-馬龍,凱文-加內特託尼-帕克泰森-錢德勒,科比-布萊恩特,以及勒布朗-詹姆斯。

是的,代表高中生最後輝煌的勒布朗今天36歲了。

都說本命年是個坎兒,勒布朗的36歲的確兵荒馬亂,他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可能也收穫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正如他前不久轉發的一條推文:自他進入聯盟以來,NBA出場數、出場時間、勝場、總得分、MVP數量、全明星入選次數、最佳陣容入選次數、季後賽出場數、季後賽出場時間、季後賽勝場、季後賽得分、季後賽籃板、季後賽助攻、以及總冠軍最多的人,都是他。

比起單場100分、單季場均40分、或者連續多少年場均三雙的紀錄,這14項“第一”或許很難給人直觀的數字衝擊。

於是,有媒體乾脆把勒布朗從2005到2020年的勝利貢獻值(WAR)及其MVP排名做了一個圖解

這張圖印證了被勒布朗轉發的那14項第一,那就是他至少連續15個賽季保持了巔峰狀態(WAR值和MVP排名全是前5)。自1977年以來,只有魔術師約翰遜和約翰-斯托克頓打出過連續10年兩項數據排名保持前五的紀錄,因此,勒布朗在這一點上,基本已經做到了空前絕後。

如果要討論勒布朗職業生涯中最偉大的成就,他在15年裡讓時間“靜止”的能力無疑是最重要的論點。

取得這一成就,光靠過人的天賦,或是後天的拼命努力是不夠的。不然,張伯倫、魔術師、喬丹或者科比都應該已經打出這些數據。

勒布朗的獨一無二,除了來自於劃時代的天賦和嚴苛的自律精神,也來自於外部環境的造就。

在勒布朗首次在MVP投票中殺入前五的2006年,第一屆麻省理工斯隆體育數據分析峰會在波士頓召開。

當時,這件事在業內並沒有激起多大水花,哪怕該峰會的牽頭人是當時的火箭總經理達雷爾-莫雷。但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峰會爲體育科學研究的未來照亮了方向。

從各項運動技戰術分析,到運動員身體訓練和保養,到心理健康和精神狀態對球員賽場表現的影響,再到各種高精尖訓練硬件和軟件,斯隆峰會目前已經吸引了超過170所高校和80餘支職業俱樂部的代表參與。

潛移默化的,NBA專家和球迷開始討論的數據不僅再侷限於得分、籃板、助攻,大家開始對PER、WARP等所謂的“高階數據”耳熟能詳。

等勒布朗轉會熱火,NBA在某種程度上也正式把“無位置”籃球帶到了舞臺中央,從此被邊緣化的不僅是中鋒,籃球這項運動也開始革新,“後衛時代”變成了“三分時代”,抑或是數據分析時代。

如今,各支球隊對球員場外保養的看重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他們有了更先進的運動監測儀器,通過對累積數據進行分析,探討進一步革新聯盟的可能,比如減少比賽密集程度、甚至是乾脆縮短常規賽程。

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中,勒布朗始終確保自己站在最前沿

很久之前就有媒體報道過,勒布朗一年花在保養身體的開支超過150萬美元。與他關係密切的前隊友麥克-米勒也說過:“勒布朗在保養身體上做出大筆投資,也是爲了保證他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賺到很多很多錢。”

與勒布朗合作、爲他服務的團隊規模龐大,背景多樣,有前海豹特種部隊成員,有私人廚師(他曾連續67天不攝入食糖、乳製品和碳水化合物);

有人能爲他提供冷凍療法,有人能爲他找來高壓氧艙、帶有腿部恢復系統的保護靴……他不斷強調高質量睡眠的重要性,不僅使用,而且還會與睡眠軟件合作,頭一年就幫助該應用的市值大漲10億美元。他需要服用保健品,就跟施瓦辛格等名人聯手推出健康補劑品牌,絲毫不浪費自己的商業頭腦與人脈

要知道就在印象上還不是那麼久遠的十年前,科比爲了緩解膝蓋負擔去德國做一次富血小板血漿治療去除骨刺,刺激細胞再生,還被當時的體育界贊爲“先鋒”,不少球員跨界向他討教經驗。可以說,90年代或更早之前出道的運動員,是很難想象當今科技進步的速度與便利的。

與此同時,勒布朗也在不斷適應時代,對自己的打法進行調整。

別誤會,他並不是被時代改造(比如很多數據呆子張口閉口都在聊的“3D球員”),而是研究比賽環境改變後,根據自身條件作出最有利於自己在場上競爭的調整。

這一點古往今來很多偉大球員都能做到,但像勒布朗一樣全能的幾乎找不出先例。

有媒體總結了他在2003-04賽季、2008-09賽季、2012-13賽季以及2019-20賽季的打法變化。

這四個賽季涵蓋了他生涯的四個階段,在三分、得分效率、防守、籃板率、助攻率上,能看出勒布朗從一開始技術比較粗糙的新秀,先是成爲了單核騎士最需要的攻防bug,隨後在熱火巔峰賽季打出了40.6%的命中率,徹底洗刷了2007年總決賽留下的恥辱。等到35歲的時候,他失去了年輕時的爆發力,但卻成爲聯盟助攻王,打出了49.1%的助攻率,以另一種方式驅動了球隊進攻。

這也是爲什麼在賽季開始前,NBA官網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總經理投票上,勒布朗在最出色控衛、最出色小前鋒(超過萊納德排第一)、最出色大前鋒(僅次於字母哥)三個位置上全都名列前茅的原因。光有天賦,沒有針對性的努力和訓練,是不可能在聯盟範圍內成功收穫這樣的共識的。

除了戰術打法的改變,換隊決定對於勒布朗來說,也算得上有益“身心健康”的個人選擇。

勒布朗2010年以前在騎士的打法,對於很多傳統愛好者來說想必並不陌生,基本上任何單核帶隊的球星都經歷過那樣看似風光的巔峰期

在勒布朗第一次拿下得分王以後,他已經很着急在私下聯繫球員,試圖招募他們加盟騎士。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主動離開。

而加盟熱火以後,他徹底告別了動輒出戰40分鐘、永遠需要力挽狂瀾的處境,而當時他纔剛剛步入運動巔峰期(26-29歲)。傳統巨星在這個年紀都是瘋狂燃燒自己的,而勒布朗已經懂得“節流”。

等到他再次回到騎士,“負荷管理”早不再是潛規則,人人都恨不得效仿馬刺,而年過30的勒布朗出場時間也一降再降——直到歐文心生去意,他也立刻感覺到,這就是“結束的開始”。

湖人效力的第一年,他只打了55場比賽,創下生涯最低紀錄。腹股溝受傷讓他毫不猶豫的休息了兩個月,絕不讓這種經常反覆的傷病成爲他未來生涯的隱患。而上賽季,他在常規賽的出場時間降到了34.9分鐘,本賽季還將繼續下調。

這些客觀條件的減負,無疑都幫助勒布朗保持了巔峰狀態,讓他得以一直探索運動員所能達到的上限。

某種程度上,36歲的勒布朗確實像一個不斷升級、挑戰極限的超級英雄

在場上,他還是湖人的核心驅動器,主宰着球隊的大方向;在場外,他已經成爲社會領袖,連美國醫療總監(類似衛生部長)都在媒體面前呼籲請求勒布朗帶頭接種新冠疫苗(諷刺的是當勒布朗對這些問題發聲,又會被一羣人指指點點叫他閉嘴運球)。

不管是數據、冠軍、慈善、投資,不管在球場還是在社會,他都成就了太多太多。而人們對他的要求和期待,永遠只有更多。

想看他繼續爭奪MVP,爲湖人拿到更多冠軍;認爲他的電影不拿到幾億票房就是失敗;期待他生涯總得分超越賈巴爾成爲歷史第一;希望他能與長子布朗尼在NBA同臺競技;盼着他的公立學校能拯救更多貧困兒童;覺得他有義務成爲社會公正運動的代言人;甚至暗地裡懷疑他總有一天會投身政壇……

連續15年的巔峰神話,造就瞭如今外界待勒布朗如天神的眼光,很多時候大家已經忘記了他也是一個普通人類,而且馬上就要走到運動生涯的尾聲了。

但勒布朗最牛的地方就在於,他甚至從來沒把這件事當做時不時要提醒一下人們的藉口。

既然忘了,那也無妨,他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