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篇判決文書背後:特斯拉在中國惹的那些官司

特斯拉與其車主韓潮訴訟拉鋸戰仍在繼續。“特斯拉並不存在欺詐行爲,將提起上訴,”在一審被判退一賠三後,特斯拉向外界這樣迴應。而韓潮則對二審依舊有十足的信心,“我相信最後結果不會有任何變化,”12月9日,韓潮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硬氣地表示。

因爲吿贏了特斯拉,韓潮現在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維權人。12月4日,韓潮在微博上宣佈其對特斯拉的起訴勝訴。韓潮一年前購買了一輛特斯拉ModelS P8官方認證二手車,但是在用車期間發現數十種問題。心疑之下,韓潮進行了第三方檢測,發現該車C柱及後翼子板存在切割焊接痕跡,是一輛事故車。韓潮由此將特斯拉告上了法庭。因爲證據充分,韓潮獲勝。

潮向記者展示了此次訴訟的判決書,法院裁定特斯拉構成欺詐,其需退還韓潮購車款37.97萬元,並賠償113.91萬元,累計151.88萬元。

這則案件在業內引起不小關注。自汽車“三包”實行以來,雖有“退一賠三”的案例,但是在特斯拉身上,從未出現過如此徹底的敗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態度一向比較傲慢,其在此前的案件中很少有敗訴的情況。甚至在因斷軸被中國質檢部門要求召回時,該公司還在美國訴苦,聲稱迫於壓力被迫主動召回。

儘管一審敗訴,但特斯拉認爲切割痕跡是否構成“結構性損傷”還有待考證。對於該切割痕跡,特斯拉表示前任車主只是出現了輕微剮蹭,但由於車爲全鋁車身,只能按照官方維修手冊將板拆下換新的,該車並非切割車以及重大事故車。但這個理由顯然不能讓韓潮信服。

“不巧的是,我開的特斯拉代步車也發生了相同的剮蹭,但官方給出的修復方式爲鈑金噴漆,並不是一定要切割焊接,我有鈑噴中心的錄音可以證明。”韓潮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鋁的彈性相對較差,有時確實鈑金難以解決,很多時候會考慮換件。”一位旗下也在生產全鋁車身產品的車企技術管理人員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但其同時表示,“切割維修應該算結構性損傷,車企應該考慮到這種維修方式對下一個客戶影響賣車時理應該明示。”上述車企人士對記者表示。

由於特斯拉的上訴,該案件仍沒有最終的結論。但特斯拉與衆多中國車主數量衆多的法律糾紛早已高頻次地出現在聚光燈下。而據經濟觀察報記者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特斯拉在中國各地法院共有數百條被訴訟記錄;以“特斯拉”作爲直接當事人(“原告”或“被告”)進行搜索,共有252篇訴訟判決書,而特斯拉被訴和申辯的原因、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不過,儘管一身官司,特斯拉卻始終在華呈現出“債多了不愁”的姿態,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一路狂飆,屢創新高。

“迷惑行爲”大賞

上海浦東新區金橋法院接受的訴訟案中,特斯拉早已是常客。上海法院訴訟服務網信息顯示,在剛過去的11月,上海浦東新區金橋法院就處理了不少涉及特斯拉的案件,僅在11月3日一天,金橋法院第八法庭就開庭審理了7起特斯拉被訴的買賣合同糾紛。除此之外,還有另外3起特斯拉被訴案件也在11月開庭。事實上,自從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落地上海浦東新區後,這就成了常態。

就金橋法院受理的這10起案件的訴訟細節,經濟觀察報記者嘗試聯繫金橋法院,但截至發稿電話未能接通。不過,只要打開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與特斯拉有關的判決文書,就可以看到特斯拉一系列不同於一般車企的“迷惑行爲”。

在龐大的訴訟文書中,經濟觀察報記者梳理出了幾類代表性的案件。其中一種是在特斯拉數次降價的情況下,被傷害了感情的車主發起的集體維權。如在2019年的10月2日這一天,北京法院就公佈了32條特斯拉車主與特斯拉買賣合同糾紛的民事判決書,而這些車主全部指控特斯拉快速降價涉嫌價格欺詐。

頻繁調整價格是特斯拉特有的操作。資料顯示,在2018年5月以來的兩年多時間中,特斯拉經歷了十幾次調價且多數爲降價,降價最高幅度達40多萬元。在起訴特斯拉的原告中,不僅有個人車主,也不乏採購特斯拉後經歷車型降價的公司。而對於頻繁的降價,特斯拉在文書中給出的答辯是,“特斯拉作爲銷售者如果根據市場情況對車輛售價格進行調整,是基於自主經營權的正常商業行爲。”法院支持了這一說法。

特斯拉的另一個被訴小高峰是在今年9月左右,彼時部分車主指控在購車時特斯拉宣傳車輛搭載HW3.0芯片,但拿到手卻發現是HW2.5芯片,而前者在宣傳中性能是後者的21倍,基於此,車主認爲特斯拉存在欺詐行爲。但特斯拉給出的說法是,芯片版本未能對應是因爲車主在選車時沒有關注車輛的芯片版本問題造成的,且芯片對車輛的使用沒有影響。雖然整件事發生後,特斯拉被工信約談,不過車主仍以敗訴收場。

除此之外,一些五花八門的理由,也出現在特斯拉被訴文書中的答辯環節。比如北京大興人民法院今年7月16日裁判的文書顯示,一位廖姓車主在2019年8月在特斯拉購買一輛全新進口Model3,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車輛方向盤不正,行駛中後門會振動等問題,且其在爲車輛上臨牌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車之前被上過臨牌,即曾經賣給別人過。後來特斯拉才告知車主,該車在出售給他時之前已被銷售過並辦理過臨時牌照。

對此,特斯拉解釋稱,因爲車輛前一位意向客戶對車有劃痕不滿意,要求換車,後續才銷售給廖某,但因爲上一任車主的銷售人員與和廖姓車主對接的交付人員分別處於上海和北京,工作交接斷檔才導致了未能及時告知。最後法院判決兩者的訂車合同解除。

在裁決文書中,類似案例還有很多,“在維權期間,遇到了許多同路人,據我瞭解他們車的主要問題就是芯片以及售前欺詐等方面。”韓潮說。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提及的方面,特斯拉在中國還出現過一些較嚴重的安全事件和糾紛,如2016年首例自動駕駛死亡案,以及去年的車庫自然事件等。而在這些事件的處理中,特斯拉始終保持着強硬的態度。

經濟觀察報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搜索顯示,在訴訟地區上,北京是重災區,涉及97篇判決文書,其次是廣東,共計69篇。不過從上海只有5篇涉及特斯拉的判決文書來看,這252起訴訟絕非特斯拉在中國涉及的所有官司的數量,據中國經濟網今年8月的公開報道,上海多法院被指裁判文書大面積不公開,因此,特斯拉在中國共背了多少官司,估計只有特斯拉公司自身有準確數據。而來自四度傳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9月以來的三個月多月中,國內全網涉及到特斯拉的敏感信息(負面信息爲主)總計49547條。

本土力量崛起 真香還能繼續嗎?

諸多的訴訟案件顯示,自2014年4月向第一批中國車主交付車輛以來,通過賣車這件事,特斯拉似乎正在將車主們“培養”成爲法律達人。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條訴訟是和佔寶生的商標案,2014年8月,在經歷了5年的互相訴訟後,佔寶生和特斯拉達成了和解。

不過,對於特斯拉大量被訴的原因,除了它本身有一些讓傳統汽車行業規範相左的做法外,也與其產品特性有關。在電動化競爭時代,新造車企業們正在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軟硬件的快速迭代,以及價格如何調整等。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處理不好與客戶的關係,很容易出現糾紛。如去年7月,小鵬汽車的在推出更低價位的新款車型後,也遭到了老車主的吐槽和維權,不過小鵬汽車沒有效仿特斯拉,而是迅速推出了系列政策對老車主進行了安撫。

儘管大量訴訟加身,但特斯拉的銷量卻完全沒有受此影響。數據顯示,今年11月,特斯拉Model3銷量暴增到21604輛,這是Model3首次突破2萬輛大關。而1-11月,Model3在中國累計銷量超過11萬輛。特斯拉的年度銷量也已經超過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其全年銷量超10萬輛的預測,上演了汽車界的“真香”定律。

特斯拉的銷量增加與其國產後價格下降有密切關係。今年1月,特斯拉在上海臨港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3電動車正式對外交付。與此同時,車型價格也進一步下探。在今年國慶節期間,國產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後售價降至24.99萬元,比之前直降2萬多元。降價後,國產Model3的訂單量大增,特斯拉10月和11月的銷量也因此均出現了暴漲。

未來,特斯拉還會繼續“香”下去嗎?目前,與特斯拉有着較強競爭關係的蔚來汽車銷量迅速提升,數據顯示,蔚來汽車11月交付量達到5219輛,前11月的交付量達到36721輛,雖然與特斯拉的還有差距,但蔚來汽車的銷量是在保持價格穩定的情況下實現的,據悉,蔚來的平均售價已比特斯拉高15萬元。

同時應該看到,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通過提升客戶服務實現與客戶的情感連接已經成爲每個新造車企業重點發力的領域,而這也拉昇了新能源汽車客戶對服務的期待值。但被譽爲汽車業“鮎魚”和創新精神領袖的特斯拉,卻在與車主頻頻發生的矛盾衝突中,正在走向這一趨勢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