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人》林立青臺南演講 鼓勵民衆培養難以取代的專業

作家林立青,應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邀請至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演講,與聽衆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勞動節前夕,《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應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邀請至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演講,與聽衆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暢談這些年在工地看見基層勞動的真實人生,現場涌入超過200位民衆聆聽,氣氛熱絡,他鼓勵民衆不要小看自己,找出自己的天賦,努力去培養專業身上的光總會有人看見。

監工到暢銷作家,林立青2017年出版了《做工的人》一書,在臺灣賣了超過7萬本,裡頭非典型小人物故事大衆看見底層勞工心聲與專業,後來這本書還被翻拍成電視影集,引發不少社會關注,林立青說,基層勞動者的專業與價值不應該被社會漠視,留下故事記錄,只希望能喚起社會注意力,讓底層有被改變的機會

林立青講座以「職出人生逆轉勝-看見基層勞動專業」爲題,爲參與民衆分享了包括粗工學徒、半技工(半桶)、師傅、專業領班工頭)、包商等工地技術勞工的養成過程、所需能力待遇。他說,專業是天賦,或長時間訓練累積而成,多數人不瞭解工地工程的專業,也看不到專業師傅數十年累積的經驗,但他們擁有的技術不是一般人可輕易取代,他期許社會能正視不同工作的價值,不要只看學歷薪資

另林立青也以出書時攝影師要到工地取鏡爲例,一開始原本師傅們都不以爲意,甚至十分隨興,可是到了拍攝後期,師傅的態度越來越正經,甚至配戴安全帽與各項專業裝備入鏡。林立青說,當一份工作被尊重,它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化,透過相互尊重,每個人會更自覺,進而發展成更動人面貌,這也是讓社會能改變的方法

林立青最後鼓勵民衆,要先能養活自己,再來找出自己的天賦去培養專業、積累實力,加值薪資提高收入,同時可以用拍照或文字記錄自己的能力與表現,並適時給別人知道,另也要持續學習新知與自身的專業相結合,並經營社團羣組,建立人脈,就能交出自己的代表作,讓別人看見自己身上的光。

雲嘉南分署技正慶元也出席聆聽講座,他表示爲讓民衆對職場有不一樣的視野價值觀,分署持續邀請各行業頂尖達人分享職場經驗,同時也陪伴民衆做好就業服務,各就業中心都有提供職涯探索、諮詢輔導、履歷健檢、模擬面試到職訓及就業媒合等一條龍服務,歡迎民衆運用

維持30分鐘強勁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