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50%年化收益率也有錯?百億級私募遭遇批量贖回

(原標題:做到50%年化收益率也有錯?百億級私募遭遇批量贖回)

近日,多家百億級私募直呼:做得好也贖回,不好也贖回,我太難了!

據悉,百億級私募今年以來業績頗爲亮眼,截至10月末,有六家百億級私募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50%,但業績不斷創新高的同時,多位百億級私募人士投資者贖回情況也愈發嚴重,更有投資人稱:“今年這麼多收益已經夠了。”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私募機構來說,大筆贖回對基金經理的操作影響較大,後續中長封閉期產品或將成爲百億級私募的主打產品

“50%收益我知足了”

今年,50歲的老張賺得很開心。

“我買私募已經五六年了,去年雖然表現不如公募好,但也賺到了30%左右,今年有疫情,本來覺得不虧就行,結果到了9月產品收益都50%了,我已經很知足了,所以趕緊贖回來,看看明年情況再說,今年反正夠了。”老張興奮地說。

今年以來,百億級股票策略私募獲利頗豐。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百億級私募前10月平均收益爲28.31%,其中股票策略百億私募平均收益更是達到31.9%。

從高收益私募來看,36家百億私募前十月平均收益超過20%,平均收益超過50%的六家百億私募則分別是石鋒資產、趣時資產、通怡投資、彤源投資、聚鳴投資、林園投資,年內收益分別達到82.21%、77.27%、70.02%、67.75%、58.48%、54.5%。

不過在頭部私募收益率不斷衝高的過程中,很多像老張這樣的投資者選擇了贖回。

“我們今年業績很好,很多老產品10月份時候都有60%的收益了,本來以爲能規模再創一次新高,沒想到投資者看到已經賺了50%,就把產品贖回了,因爲覺得今年賺50%已經夠了,保住收益最重要。”北京一家百億級私募人士直言

滬上一家新晉百億級私募也遇到了這類情況,據其市場人士透露,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靠前,但10月以來多隻產品淨值有所回撤,投資人看到產品淨值小幅回撤後,便立刻贖回,到年底大家希望能落袋爲安。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分析稱,近期百億級私募遭遇贖回,一方面是投資者不夠理性,在大幅獲利的情況下,急於獲利了結;另一方面是部分量化私募近期表現欠佳,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

贖老買新趨勢不減

一邊是老產品遭遇大筆贖回,一遍是新產品火爆發行,其中,贖老買新的投資人不在少數。

據統計,11月40家百億級私募密集備案新產品合計321只。具體來看,靈均投資備案了46只產品,而去年同期僅備案6只。景林資產備案了35只產品,爲其去年同期備案產品數的近5倍。幻方量化、衍復投資、高毅資產則分別備案了32只、26只、16只新產品。

更有大型商業銀行人士透露,近期有多家百億級私募在熱銷,某新晉百億私募一口氣賣了70多億元,公司規模增長到近200億元。

滬上一位投資者直言,因爲市場已經上漲很多,很擔心賺的收益會回調回去,新產品的基金經理有建倉期,可以在相對低位的時候進場,所以直接感覺上是新產品更好。

不過有業內人士稱:“一般發行較爲火爆的時候,市場熱度已經比較高,如果市場持續上漲,投資者有可能錯過機會。”

中長期封閉產品獲青睞

“投資人的贖回其實也會對基金經理造成比較大的困擾。”上述滬上百億級私募人士表示,由於近期醫藥消費板塊的回調,部分優質標的被誤殺,創造了中長期加倉的較好時機,但投資者的大筆贖回使得基金經理被迫減倉,因此後續在品牌力和渠道力有所提升的情況下,公司傾向於發行中長封閉期產品。

據第三方平臺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場新發私募產品在1.6萬隻左右,百億級私募新發產品超2600只,其中,鎖定期超過三年的百億級私募新發產品數量超過了500只。

胡泊認爲,較長的封閉期有利於價值投資型基金經理更好的發揮自身投研實力,放棄短期的價格波動,更聚焦於企業的中長期成長和行業發展,因此鎖定期設置在2至3年可能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同時,較長的封閉期也可以減少投資者非理性的擇時和頻繁申贖操作,較好地保護了投資者利益,也有利於私募篩選與之投資理念風格相匹配的投資者。

編輯張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