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泰國菜「月亮蝦餅」 其實泰國根本找不到

標榜道地泰國菜的饗泰多餐廳,還將月亮蝦餅製成厚達2.5公分的碩大蝦餅。嘗來彈牙蝦味濃郁,饗泰多甚至還搭配了具有廣東色彩梅醬。這道菜經過多方流轉,是臺菜還是泰菜,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圖片/饗泰多提供)

臺灣隨便一家泰國餐廳一定能找到月亮蝦餅,這種由薄餅皮夾入蝦泥再去油炸食物香脆美味,不少泰國餐廳更將月亮蝦餅形塑鎮店之寶,好像沒有點這道菜,這餐就白吃了一樣。

前幾年泰國觀光局就已出面證實,在泰國壓根沒有月亮蝦餅的存在。而月亮蝦餅之所以會在臺灣揹負「泰國」之名,其實只是臺灣人融合一些東南亞菜的製法,發明出來的臺灣味泰國菜。由於月亮蝦餅在食用時會沾點酸辣醬汁,十分具有南洋風采,加上海鮮本來就爲臺灣人所嗜,泰國月亮蝦餅自然大受歡迎,逐漸成爲臺灣最流行的「泰國菜」。

繼續溯本追源,其實月亮蝦餅更接近臺菜的「金錢蝦餅」。金錢是一種烹飪法,是將豬肉包裹餡料,沾上面包粉去油炸,取其形故名「金錢。」金錢蝦餅裡頭包裹的自然是蝦泥,油炸後芳香四溢,一口咬下湯汁流出,在日治時期就已是臺菜宴席上的名菜,現在在一些歷史悠久的臺菜餐廳還能找到這道菜。

其實像月亮蝦餅這種借代外地而形塑成當地名菜的例子還真是屢見不鮮。揚州炒飯是香港人發明的、京都排骨跟京都或是北京毫無牽連,是流傳於廣東的名菜,另外臺灣常見的川味牛肉麪,你若有機會四川,也絕對找不着、星洲米粉新加坡無關、海南雞飯也不是來自海南島。類似這種典範借貸挪移,現在誰是正統誰是混種,都已經難以區別

有趣的是,現在標榜道地,甚至在泰國當地的泰國餐廳,也能點到「月亮蝦餅」了。月亮蝦餅本來是對異地的想像模仿,竟然也能扶搖直上變成原汁原味,只能說在舌尖之前,種族血統都不是問題地區藩籬隨着美味蒸騰,早已消散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