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陳國祥》美國民主輸了這場選戰

美國總統川普(圖左)、民主候選人拜登(圖右)。(圖/中新社

國人世人向來確信美國民主制度非常優越,體現了崇高的主權在民、權力分立等理念,而且運作良好,堪爲世界典範。但是,這次總統大選充分暴露美國民主制度存有缺陷,運作紊亂,選風低劣,甚至潛藏政治糾紛的重大風險,致使民主的光芒嚴重失色

這是一場昂貴、脫序低品質的選舉。據統計,總統大選兩位主要候選人的花費,超過66億美金,比前次翻升一倍以上,主要的捐款者是大企業和富豪,顯見美國聯邦政府將愈來愈受制於財閥政策將更向財團與大企業傾斜。這樣的體制運行如何能體現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

美國民主的金字招牌掉漆了,不僅理想性下降,連可操作性也危殆。由於各州選舉制度不同,加上郵政系統的低能,這次大選的投票日無法完成計票,可能出現「投票周」甚至「投票月」的延宕情況,而且選務糾紛暴增,官司層出不窮。2000年大選的高度爭議性可能重演當家不鬧事是天經地義的,但這回卻由競選連任的總統帶頭打鬧,他一再拒絕承諾敗選,理由是對選舉過程合法性信任,對郵寄選票的處理尤其不信任。他宣稱:「這將是美國曆史上最腐敗的一次大選!」他攻擊選務的目的是要爲選票落後製造翻轉結果的空間。美國以往常領頭各國組成國際選舉監督員,到第三世界國家監選,現在自己卻出現選務紊亂,真是莫大的諷刺。

如果僅是選務糾紛,還能找到解決之道,但這次選舉卻將美國的社會對立與政治撕裂推向極端,今後只會越演越烈,殊難解決辦法政黨、候選人和媒體的格局更加兩極分化,雙方負面攻擊的砲火猛烈,裂痕隨着選戰激烈與負面選舉而加劇。民主政治的主要效應如果調和歧見,而是擴大沖突,則其價值就要大打折扣。如果選戰焦點是政策爭論,衝突對立仍有識別政見差異與提高正反思考的功效,但如果是充滿謾罵性的人身攻擊與政黨相互潑糞,就會多選一次多製造一分仇恨,徹底粉碎社會黏合的機制。偏偏這次美國大選幾乎是把負面選舉推到極致,從辯論會到各種造勢大會、媒體專訪、競選廣告,幾乎清一色是人身攻擊,抹煞政見辯論的空間,也把選舉格調拉到臭不可聞的地步

全球民主退化的浪潮中,美國民主原是一盞明燈,引領各國政治朝向光明的淨土前進。然而,美國現今的民主土壤業已液化嚴重,標誌着全球民主衰退進一步惡化。川普對於民主政治的傷害,不僅見諸於競選過程中,他執政中的諸般作爲早已重創民主。他將總統職權用作個人的選舉操作上,例如施壓烏克蘭政府「收錢辦事」,提供他政治對手的黑資料;他對於新冠病毒的處理,一方面力求淡化以免影響領導威望,另方面把紓困當作施恩拉選票良機;他爲了宣揚「美國優先」的作爲藉以驕其國人,不惜狠力揮舞棍棒,帶給美國盟友毀滅性打擊;他無視於種族歧視問題的深重,故意激化衝突以求珍視秩序者的支持,甚至不惜煽動白人民族主義民兵待命;他爲了討好特定產業主而退出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他濫用總統赦免權;他全力打壓中國,圖謀收割反華風潮的選票。如此肆無忌憚破壞民主價值與體制,已嚴重貶抑美式民主的聲望號召力,如果損害民主到這種地步的人還能經由民主程序再掌大權,則美國民主政治自我矯正能力的闕如展露無遺,其民主品質也將遭受進一步傷害。

美國公民對美國民主感到滿意者,1995年尚有75%,今年剩下不到50%,經過這場選舉,世人與美國人對民主政治的信心進一步挫損,選後滿意者還有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