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設沙鹿開路小作所 打造身障朋友就業前學習平臺

臺中市府社會局擴大「小作所」家數,在海線地區設立「沙鹿開路作所」,提供身心障礙者學習自立的園地。(盧金足攝)

臺中市府社會局委託瑪利亞基金會在海線地區開辦「沙鹿開路小作所」,教導身心障礙者做手工藝,學習生活自理。(盧金足攝)

臺中市社會局長彭懷真(左)表示,年底預計增加小作所至23家,服務地化,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學習生活技能環境。(盧金足攝)

臺中市政府積極開辦「小作所」,培養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自我表達、人際互動能力,協助解決身障者自學校畢業後面臨就業的困難,正在試營運的「沙鹿開路小作所」爲臺中第21家小作所,社會局長彭懷真表示,年底預計將擴大廿三家小作所,服務在地化,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學習生活技能的環境,期待未來爭取機會轉介到庇護工廠或直接進入就業市場,具備自立生活能力。

彭懷真說,市府持續擴增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服務設施服務據點,提供年滿18歲無法進入庇護工場支持性就業的身障朋友,擁有安全、快樂的地方繼續學習、成長。

瑪利亞基金會副主任杜國萍表示,因應臺中市府規畫及海線地區需求,提出成立「瑪利亞沙鹿開路小作所」,培養身障者工作知能及工作態度發展及維持及人際交流與社區適應能力,維持或減緩生活功能退化,讓身障者在小作所作業與休閒活動中保有自信與尊嚴。

杜國萍指出,被列爲非勞動力人口的身心障礙者,「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常被忽視,普遍身心障礙者其家長心願

,莫過於孩子自立、進入職場就業,小作所一天作息,會有四個小時從事作業活動,參與作業活動的成果獎勵金計算基準領取獎勵金,鼓勵身障學員建立成就感。

「沙鹿開路小作所」原建物閒置多時,經瑪利亞基金會重新整修後煥然一新,成爲身障朋友的溫暖園地,不只做手工藝,還學習煮飯、花藝製作,由身障者自行作功課、討論活動,還會安排到商場購物實地搭公車,提供多元課程,豐富生活經驗

「看見身障者的需要!」彭懷真說,盼讓更多弱勢身障者參與社會,同時分擔家屬的照顧壓力,市府持續爭取社會住宅空間、釋出公有場地、增加與特教學校合作、開發民間資源等多方管道,擴大小作所服務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