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臺灣得利?藍委批賴揆「不能只提機會不講挑戰」

江啓臣林爲洲27日舉行「美中貿易戰臺灣怎麼辦?—美中政經變化下臺灣的危機轉機記者會。(潘維庭攝)

中美貿易戰,行政院長賴清德稱對臺灣可能有利,並指「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國民黨立委江啓臣指出,在鋼鋁關稅豁免上,南韓以開放汽車市場跟美國交換,臺灣要拿什麼跟美國換?他表示,賴院長除了提「機會」在哪,也要跟我們講會有什麼「挑戰」,不能只是報喜不報憂。

國民黨立委江啓臣、林爲洲27日舉行「美中貿易戰,臺灣怎麼辦?—美中政經變化下臺灣的危機與轉機」記者會,邀請史丹佛大學費裡曼中心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國政基金會經濟組召集人林祖嘉與談。

江啓臣表示,最近中美、兩岸都有一些改變,習近平解構隔代接班體制、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兩岸關係一改過去胡錦濤時代的「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直接訴求單向的給予國民待遇川普高舉「美國優先」,中美針鋒相對、互別苗頭,進入劇烈的權力互動階段,接下來政策不穩定性雙方利益議價會是常態

江啓臣指出,川普出手對大陸祭出600億美元重稅,大陸也馬上回擊,沒幾天又傳出雙方要坐下來談,兩岸議題很可能成爲中美博弈的籌碼。美方會在兩岸牌上採取「戰略平衡」、「戰略補償」的手段,如國防授權法(NDAA)考慮美臺軍艦可以互停、通過臺灣旅行法等等,接下來可能又要「戰略平衡」,美國會不會在其它議題上允諾北京?

江啓臣指出,如果臺灣在這樣的博弈環境下沒看清楚自己角色,可能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他呼籲蔡政府賴揆看事情不能一廂情願,應務實檢討,而不是得意於一城一池的暫時性得失,要有長遠戰略規劃

祁凱立則稱,過去五年,美國學界對於美中關係不抱樂觀、相對悲觀。美企在大陸經營也很挫折,美國的中國政策調整是可能且必然的。至於目前美國國內政治環境,「人」是關鍵,受川普的用人喜好影響新任國務卿龐培歐、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這些人過去比較支持臺灣,對臺灣而言則是發展臺美非官方關係的機會。

林爲洲指出,川普外表看來善變,實而是靈活利用談判,獲取核心利益,用商業、政治手段綜合各手段達到想要的目的。這次中美貿易衝突也有這樣的跡象,喊得很大聲,但很快傳出要上談判桌。若大陸以半導體從臺、韓轉單給美國當成談判籌碼,對臺灣影響很大,政府要繃緊神經

林祖嘉提到,臺灣對美出口11%、對大陸出口40%,但後者有七成是原物料半成品,加工後再轉出口,若有一半銷到美國,我們間接從大陸出口到美國的貨品,並不比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少,一旦貿易戰對臺影響也大。

林祖嘉表示,有聽到一說,我方政府認爲,銷美的鋼鋁因爲原材料多來自大陸,所以美方不滿,因此考慮減少來自大陸的鋼鋁原物料,但林祖嘉表示這種做法是不適當的,因爲原材料可能來自我們臺商在大陸的工廠,國際生產鏈緊密、細緻,不要搞到「自廢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