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生就業的「十字路口」

董彥良

華人社會而言,基本上沒有人想要離鄉到外地發展。伴隨着兩岸自2008年起具備充份三通之後,加上大陸經濟上升並渡過金融危機,臺灣學生離開臺灣前往留學唸書之地,除了美國之外,現在首推大概是中國大陸了。

在中國大陸人數最多的臺生地方首推北京上海。因此,臺生畢業後自然有留在京滬二地工作的想法。但是,隨着大陸大學畢業人數的高度增長,海龜大量回中國求職,北京與上海這2地是全中國人最響往的就業聖地,但也殺戮慘烈,所以臺生在大陸就業形勢也就更加險峻。

目前大陸中央已在2013年4月下發各省市要求創造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更爲良好的條件,進一步促進兩案人才交流,要根據大陸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認真做好現已取得大陸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歷臺灣地區學生(臺生)和取得大陸承認學歷的其他臺灣地區居民在大陸就業的有關工作。看起來立意很好,但實際上臺生並沒有因爲這項政策得到太多好處,甚至於是維持現狀。因爲,目前的現實是,一紙公文無法改變實質現狀,執行也甚不佳。

至此,臺生就業就遇上「十字路口」,臺生在大陸就業真正的問題便浮上擡面,產生以下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纔是臺生無法順利在大陸就業的主因

第一、身分問題

大陸把臺生視爲國民,就學時臺生一切待遇比照陸生,吃飯吃食堂、洗澡在公共澡堂、畢業條件都與陸生一樣。但畢業後,臺生尋找工作時,卻碰到「無大陸身分證」以致諸多單位即使要臺生,也會爲了省麻煩而放棄。更多的是大陸單位一看到臺生就直接忽略不理。

這個問題是臺生在大陸就業的最大問題。

第二、預期臺生都會回臺灣

大陸人一般的想法都是認爲臺生畢業後就會回臺灣。都會想臺生只是過客,只是猶如候鳥般暫停在大陸,並不會真心的想留着大路

心態上的不同,再加上作業程序的不同,臺生待業久了,甚至不如「北漂」、「滬漂」,金錢支援不住生活時,當然只有「打道回臺灣」一途。

第三、人脈不如陸生

臺生至大陸唸書,最多的是念大學本科碩士。來大陸時都已經是20歲上下,論人脈豈能與陸生相提並論,根本不是陸生對手。

不要忘記,臺生到大陸就等於客卿,等於中華職棒洋將,在技能相當時,人脈就是最後的關鍵。但是在大陸有好的人脈的臺生,除了一些臺生本身就是臺灣的二代或有特殊背景之外,真正的一般臺生是無法具備好的大陸人脈。

第四、臺生能力普遍被質疑

大陸有一個普遍看法是臺生在大陸求學都是在混,再加上另一個普遍看法是「臺灣人都喜歡包二奶」。這些想法讓臺生在大陸背上原罪無法超生。

所以臺生即使能力再好,最後被檢驗的就是「臺生就是臺灣人」,再加上第一點所提的沒有身份,甚至遭質疑政治立場,都讓臺生產生無力迴天之感。

隨着到中國大陸唸書的臺灣學生越來越多,總是有不少臺灣學生想在中國大陸就業,用以銜接其所學專業;但是,回臺灣的臺生也是越來越多,形成類似股價價量背離」的奇妙景象。此現象以後會發展成大量臺生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或大量臺生畢業後仍舊迴歸臺灣,形成另類人力浪費」?時間可以證明

作者董彥良,復旦大學博士臺北市教職版權爲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