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無紙化率”大幅提升 減少碳排放八千六百二十多噸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劉佳)今日,中國民航局舉行6月新聞發佈會。民航局運輸司長於彪指出,截至2020年底,全國有233個機場和主要航空公司均可實現國內航班旅客無紙化”便捷出行,經測算,2019-2020年,有5.7億人次享受到“無紙化”便捷出行,節省5.8億小時時間成本節約紙張成本1.2億元,減少相關設施設備投資3.1億元,減少碳排放八千六百二十多噸。

於彪表示,“無紙化”便捷出行實施以來,全行業標準規範、技術投入、流程簡化、宣傳推廣等方面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中國民航“無紙化率”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國有233個機場和主要航空公司均可實現國內航班旅客“無紙化”便捷出行,112家機場具備國際和地區航班全流程無紙化通關能力,千萬級機場國內自助值機出行旅客平均比例達到72.2%。

“無紙化”便捷出行是一項涉及技術更新、法規完善、流程再造、制度創新等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儘管推行初期也面臨改變服務流程、改變出行習慣等一系列困難,但由於“無紙化”對於供給側而言可以提質增效,對於需求側而言可以改善體驗,因此各方積極性均很高,成爲推動此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動力源。經過三年多的努力,行業各單位不斷創新探索,豐富完善“無紙化”便捷出行的內涵外延。從一開始的登機牌“無紙化”,呈現出向值機全面場外化、身份驗證智能化、行李服務個性化、旅客服務多元化發展趨勢。“比如在線辦理電子臨時乘機證明機票‘秒退’、候機內線上臨時改簽、邊防二維碼過檢等新技術應用場景。”

同時,“無紙化”便捷出行也有力地踐行了國家綠色發展理念。不僅節省了旅客的時間成本,還有效地降低了能耗,減少了碳排放,產生了可觀的社會效益。經測算,2019-2020年,有5.7億人次享受到“無紙化”便捷出行,節省5.8億小時時間成本,節約紙張成本1.2億元,減少相關設施設備投資3.1億元,減少碳排放八千六百二十多噸。

疫情防控常態形勢下,中國民航加快推行“無紙化”便捷出行,推廣“無接觸”服務,優化旅客服務產品,努力爲旅客打造一個無接觸的安全出行環境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於彪表示,近期,民航局正在開展民航系統黨史學習教育,認真推進“我爲羣衆實事”實踐活動,以航班正常、“無紙化”便捷出行、行李跟蹤等實事爲切入點,切實爲羣衆解難題、辦實事。“無紙化”便捷出行工作,也將堅持傳統服務和智能服務並行,進一步完善新技術應用標準與配套監管政策體系。在持續推進民航服務智能化的同時,更加重視老年人等特殊羣體的出行需求,提升廣大人民羣衆航空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推進民航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