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S&P原油正2遭質疑 金管會:投資人自認權益受損可申訴

市場傳出元大證券自肥一事金管會今天澄清,發佈函令前並未向業者透露。(圖/記者紀佳妘攝)

記者紀佳妘/臺北報導

國際油價慘跌,元大S&P原油正2(00672L)淨值低於2元,已達下市門檻,金管會19日發佈函令放寬標準,暫時解除下市危機,不過市場傳出元大在發佈函令當天買該檔ETF逾12萬張,引起外界質疑有「自肥」的疑慮,金管會今(21)日表示,發佈前並未向業者透露,且未與元大證券有任何接觸,絕不會容許證券商借機獲利。

市場質疑金管會的特赦令走漏風聲,元大證券有「自肥」的疑慮,金管會證期局今天澄清,修正標準是爲避免7萬餘名散戶投資權益受損,「元大原油正2 期貨ETF」的散戶投資人有7萬餘人,僅因單日國際原油價格重挫,立即達到標準而被迫清算,將影響廣大投資人權益,因此爲減緩市場單日價格大幅波動的短期衝擊,避免投資人受損,金管會修改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清算規範,強調「發佈前並未向業者透露,且未與元大證券有任何接觸」。

外界質疑元大證券3月19日買進該檔期貨ETF 12萬張獲利,金管會表示,已請證交所依監視制度辦法進行查覈,經查元大證券的純自營帳戶並無爲自己買賣,12萬張爲元大證券的ETF流動量提供者造市專戶、其他業務避險專戶及經紀業務受託買賣帳戶的交易總額,但相關帳戶交易的合理性將再進一步分析

金管會強調,絕不會容許證券商或任何人藉機從事證券不法交易獲取利益,如發現將依法嚴辦,以維護投資大衆權益。

對於投資人若認爲權益受損,金管會指出,期貨ETF若達到清算標準,需先向金管會申請覈准後,再依證交所現有ETF下市規範辦理,尚須約1至1.5個月期間始可完成後續下市相關程序,且確定下市日期後會再辦理公告,並非達到清算標準後立刻下市。若投資人於3月19日有因聽從證券商營業員建議先行出售,而認爲有權益受損,投資人可檢具事證向金管會提出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