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中文譯「米酵菌酸」是很大錯誤 清大副教授:椰酵菌酸更正確

臺北遠東百貨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5人加護病房治療中。王必勝表示,米酵菌酸的產生需滿足3條件,包括特別細菌、溫度環境與介質。本報資料照片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延燒,目前累計31例個案,其中14例個案檢驗「米酵菌酸」爲陽性,不過,馬籍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在臉書發文,直言這種危險毒素Bongkrekic acid在中文被譯爲「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錯誤,應是從對岸抄來的,應譯作「椰酵菌酸」才更爲正確。

黃貞祥來自馬來西亞柔佛州,現居臺灣新竹,他說,Bongkrekic acid其原文名稱來自印尼用椰子渣製作的天貝tempe bongkrek,因此,他主張Bongkrekic acid應譯作「椰酵菌酸」較正確。

黃貞祥指出,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制品產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制品中產生,和大米幾乎無關,譯作「米酵菌酸」不僅不對,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

再加上,產生Bongkrekic acid的細菌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一個致病變種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其致病變種名稱cocovenenans來自拉丁文,其中「coco」通常指的是「椰子」,而「venenans」意味着「有毒的」或「產生毒素的」。

黃貞祥說,在馬來西亞,食物中毒十之八九和椰子製品有關,他們從小就被教導椰製品要選吃衛生良好的,並且保存不易要迅速食用,因此譯作「椰酵菌酸」才符合其原名出處、致病變種的意思,並且有公共衛生上的意義,他呼籲,衛福部和農業部要審慎考慮統一和規範這個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