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跟米無關!農糧署:只是中譯名 國產米放心吃

米酵菌酸僅爲Bongkrekic Acid的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此「米」非彼米,國產米放心吃。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國人聞「米酵菌酸」色變。「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專表示,米酵菌酸僅爲Bongkrekic Acid的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此「米」非彼米,國產米放心吃。

農糧署表示,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稻榖收穫後由糧食業者碾制加工爲白米或糙米,包裝於市場銷售,加工過程未經發酵,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罄,並無保存過久致病菌污染之虞。

農糧署表示,以米爲主成分或純米制成的粿條、米粉等產品,夾起來照光不會呈現透明,不經過發酵步驟,製程單純,所含米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外包裝標示的成分欄,米原料排在愈前面表示在所有成分中含量愈高。

如何挑選米食?農糧署表示,建議消費者及餐飲業者選購取得產銷履歷、CAS及有機驗證包裝食米,以及純米或以米爲主要成分製作、具有產銷履歷或有機驗證、無過度添加物的米粉、粿條、米穀粉等產品,可降低致病風險,放心吃米食。

米酵菌酸僅爲Bongkrekic Acid的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此「米」非彼米,國產米放心吃。圖/取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