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 1天內可發病致死
寶林茶室疑似中毒事件延燒,新北市衛生局昨稽查中和的供貨廠商大粄城食品,發現地板、牆壁及天花板不潔,已勒令暫停作業及產品販售,員工仍忙打包產品。記者潘俊宏/攝影
經死者解剖初步證實,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與「米酵菌酸」有關,臺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細胞運作要有適當能量,而細胞的發電廠即爲粒線體,身體需要靠粒線體運作才能維持能量,米酵菌酸會抑制「三磷酸腺苷」(ATP)能量運作,讓身體細胞瞬間失去能量,無法運作,有致命危險。
姜至剛表示,一旦受到米酵菌酸干擾,身體所有細胞恐瞬間失去能量,耗氧強大的器官會受到損傷,病患會出現嚴重肝臟衰竭、代謝性酸中毒、全身腦部、心臟、肌肉都癱瘓。只要低濃度就可能身體無力、頭暈、腹痛、嘔吐、腹瀉等。若是患者腸胃黏膜受損,也導致血便、血壓下降,因此病患送到急診時,會出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狀態。
姜至剛說,米酵菌酸在數小時到一天內就會造成發病、死亡,其半衰期爲一○二小時,代表每經過四天,體內米酵菌酸濃度會減少一半,所以在患者身上還會測得到。過去文獻指出,米酵菌酸死亡率介於三成至百分之百,相當嚴重。
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表示,「米酵菌酸」是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產生的毒素, 唐菖蒲伯克氏菌是一種喜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爲一種植物病原菌,可以與植物和真菌共生,也可存在於土壤、水、植物根莖及多種動物體內。
蘇昱彰說,此類細菌在食品發酵過程中產生,但中毒案例罕見。中國大陸廣東有發生過類似事情,全世界相關研究顯少。中毒的最初症狀包括疲勞、頭暈無力、胃痛、嘔吐、嚴重腹瀉和出汗,意識改變,可能有低血糖,嚴重者可能導致肝衰竭、腎損傷和昏迷;出現最初征兆和症狀後一天內可能就會因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臺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指出,米酵菌酸是在pH值中性的溫暖環境(攝氏廿二至卅度)中產生,臺灣曾經在腐敗的杏鮑菇和具鳳梨果腐病的鳳梨中鑑識到此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