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相申請“入場券”!各路機構“逐鹿”公募牌照,30多家排隊中

公募基金正吸引着各路機構入局

近日,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獲准開展中國公募基金業務中原證券擬收購合煦智遠50%股權,再次對公牌照發起衝鋒

截至目前,逾30家機構在排隊申請牌照,既有路博邁富達外資機構,也有人保資管國內實力機構。

業內認爲,公募基金既具有投資專業性,又是大衆認可度高的投資產品,加上居民儲蓄持續資本市場轉移的大趨勢,使得公募牌照的稀缺性凸顯。但牌照只是“入場券”,後入者或會面臨渠道品牌方面的不足,應基於各自稟賦尋求差異化發展

各路機構扎堆申請

6月11日,貝萊德基金宣佈獲證監會批准,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FMC)的形式在中國開展業務活動,成爲首家獲准開業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早在2020年4月國內公募基金公司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時,貝萊德、路博邁等外資機構就率先提交了公募牌照申請。當年8月,貝萊德基金獲批設立,成爲國內首家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公司。

就在貝萊德獲批開業前後,中原證券再次對公募牌照發起衝鋒。中原證券6月9日公告顯示,公司已與合煦智遠基金及其股東簽署《投資合作意向協議書》,擬以增資等方式持有合煦智遠50%以上的股權,成爲其控股股東。

早在2013年時,中原證券就曾作爲控股股東發起設立了中原英石基金。但該公募基金公司後續發展並不順利,中原證券隨後陸續將其股權轉讓,直至2020年初已完全退出。中原證券表示,此次投資合煦智遠基金有利於延伸公司業務範圍,提升公司財富管理能力,促進資管等核心業務發展,爲公司廣大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產品,增強公司的市場影響力和整體盈利能力。

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36家機構在排隊申請公募牌照,既有路博邁、富達、範達集團等外資機構,也有人保資管等國內實力機構。其中,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泉果基金的申請材料分別於今年2月18日和5月13日被接收,人保基金、匯百川基金、華西基金、範達基金均於今年3月至4月間獲得了第一次反饋。

部分公募牌照申請情況

牌照稀缺性凸顯

市場投資人士王陽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歷經20多年發展,公募基金行業形成了運營規範、模式成熟、客戶受衆面廣、監管規範嚴格等特點,其牌照的稀缺性不言而喻。從目前情況來看,市場對公募牌照的需求依然很旺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在當前背景下,包括公私募、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在內,資管行業已聚集了相當多元化競爭主體。即便如此,公募基金依然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使得公募牌照的稀缺性持續凸顯。例如,公募基金既具有高度的投資專業性,同時又是大衆理財中認可度高的投資產品。在“房住不炒”、居民儲蓄持續向資本市場轉移的趨勢下,公募基金仍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王陽認爲,在市場朝着機構化、專業化發展背景下,通過公募基金入市投資,將成爲越來越多中小投資者的主流選擇。公募牌照自然是市場的“香餑餑”。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具有公募牌照的資管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券商資管、保險資管、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49家,合計基金資產淨值規模達到了22.51萬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公募機構的非貨幣資產淨值規模達12.96萬億元。

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王陽指出,目前公募基金公司擴容至近150家,既反映出基金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意味着競爭格局趨於激烈。從現實情況看,頭部基金公司依靠規模和業績優勢,市場影響力在持續擴大;小基金公司生存卻極爲不易,且面臨渠道成本高、績優基金經理難留等問題。在外資機構入局後,國內公募生態將會發生新的變化。雖然都是持牌機構,但因各類機構的稟賦不同,他們的發展路徑和業務樣貌也將是多樣的。

宜信財富資本市場負責人王浩宇表示,外資基金公司在投資理念、風險控制、投資流程等方面值得國內機構借鑑。他們能爲市場帶來不同風格的投資策略,有利於對資本市場的多層次定價,促進對A股長期定價機制的建立。

楊德龍指出,像貝萊德這類國際老牌資管機構,能爲國內公募行業引入國際化經驗和全球視野,促進資管行業更好發展。“但就短期而言,這類機構可能會面臨本土化團隊缺乏、國內投資歷史業績不足等短板。”

楊德龍還提到,目前國內公募行業的頭部效應已較爲明顯,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會面臨渠道、品牌、投研人才等方面弱勢,如果沒有差異化的創新業務,很難實現彎道超車,甚至還可能處於虧損狀態。

編輯:徐效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