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打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堵點

展開長約1.2米的《浙江舟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4個階段82天,這張以審批過程最複雜的政府投資房屋建築類項目(劃撥土地)爲例的流程圖,向我們展示了舟山市打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堵點痛點的決心與魄力,更彰顯縮減無必要流程、並聯部門辦理時間的“舟山速度”。

近年來,隨着新區、自貿試驗區相繼批覆設立,儲油罐在島上建起,大型輪船往來又去,國際錨地的名聲越來越響,浙江自貿區一流營商環境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讓不少心懷桑梓的在外舟商,掀起迴歸創業、反哺家鄉的熱潮,也讓更多國際目光投向中國最大的羣島,一批又一批的項目落地舟山。

舟山市市長何中偉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2018年以來,舟山市依託舟山羣島新區和浙江自貿區政策體制優勢,以市場主體和羣衆感受爲標準,聚集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先行先試,奮力攻堅。運行兩年來,舟山市深挖交叉重複、分散管理等“堵點”和“痛點”,通過再造審批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完善審批體系、加強監管服務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由200多個工作日減少至40個工作日。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動實踐,更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突破,爲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提供新經驗。

先行先試再造審批流程

2018年5月底,舟山市開發建成審批管理系統,8月底全市建成審批制度框架管理體系,提前4個月完成國家改革試點階段性目標任務。

3個月建成的速度讓人不可思議,而這樣厚積薄發則是因爲舟山市在2017年就率先開展“竣工測驗合一”改革的基礎。

過去,一個項目竣工辦竣工測驗手續,僅測繪這塊就要找多家測繪機構,把測繪資料交給規劃、國土等部門。由於測繪公司標準不一,同樣的測繪經常互不認可,導致企業重複測、多次測,苦不堪言。

舟山市住建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和市測繪管理局共同推進規劃覈實竣工測量、房屋面積實測、宗地圖測量等多項聯合測繪模式,不但全面整合了各部門的管理數據、測繪技術標準,還整合了相關服務機構,建立具有測繪資質企業的預選名錄庫,每年監督檢查並根據檢查情況進行推薦。

舟山頤景華府項目綠化工程的竣工驗收就享受到了聯合測繪帶來的紅利。“原先多家測繪,企業要跑多家測繪單位、重複多筆測繪費用耗時至少一個半月,一旦出現誤差,還得返工。”舟山宏泰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聯合測繪後,只要找一家單位,所有竣工測繪全搞定,比原來起碼節省一個月的時間,經費節約上萬元,還大大減少了測量誤差。”

“竣工測驗合一”改革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最後一階段“竣工驗收”夯實了基礎。舟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鄔劍波說,舟山市以此向前端推進,針對多年來各種法律、法規和規定存在交叉重疊,項目審批手續多、耗時長等問題,優化和再造審批流程。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爲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4個階段,所有審批事項向社會公佈,分別納入相應階段辦理。以數據管理爲支撐,做到審批過程全在線、無紙化。

同時,舟山市工程項目審批系統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覆蓋房建、城市基礎設施、交通、水利、港航等全部項目,覆蓋行政審批、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和市政公用服務等全部事項,覆蓋市、縣區、鄉鎮等全部區域

一個窗口讓數據多跑腿

舟山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整合28個審批部門和63個審批事項,報建單位進一家門,就可辦多家事。有形窗口讓企業少走路,同時“無形窗口”讓數據跑腿。

審批流程再造,審批材料也在瘦身。以“報建單位的辦理需求”爲導向,舟山市提供審批辦理事項選擇的“菜單”,並同步開發移動App,推出證書二維碼,在移動端實現項目辦理環節、材料、辦結情況的全面監管與查閱,讓報建單位“碼”上辦。

這樣通過整合部門間重複材料、審批結果直接利用等方式,企業投資項目申請材料由原來的286項精減至58項,精簡79.7%。

融創中國臨城金雞山地塊項目就通過該系統辦理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結,只花10個工作日就走完原先3個月才能跑完的流程。融創中國東南區域集團舟山片區前期開發部胡光波說:“原來要跑很多趟的,現在你只要把所需資料全部傳上,如果你資料齊全,基本上都是提前辦好。”

目前,舟山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已實現統一受理、並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的目標,通過審批環節“減法”換來項目建設“加法”。

舟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林偉國告訴記者,報建企業只要在系統內上傳過有效資料,在之後的流程中就無須重複提交,這些資料將“永久存檔”,爲下一次辦事節約時間,如此一來,企業辦事的時間自然越來越短。他還說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核心就是強化政府部門間協作,舟山市將46個審批事項整合爲9個辦理環節,通過“一個窗口”集成服務,“一張藍圖”項目生成,“一網通辦”跨域審批,“一套材料”多項申報,“一套機制”規範運行,全方位提升了審批效率

不斷完善流程精益求精

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一般需要各方主體完成大量手工竣工圖紙變更編制、蓋章確認、出圖、掃描等工作。舟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住建窗口主任、行政許可處副處長王靜靜給記者算了筆賬:一個大型工程約有4000張圖紙,一張圖紙需要6套存檔備份,每套圖紙需要蓋好幾個章,每個章還需要竣工圖編制人、現場監理員、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和總監5人手寫簽名。竣工圖紙錄入成了一項大工程,而且由於紙質材料之間不互認,常常看到窗口的大型掃描儀前蹲着企業的工作人員手動掃描萬張圖紙。

爲此,舟山市聚焦竣工圖手工編制整理繁瑣、竣工驗收階段竣工圖二次錄入、竣工圖真實有效性確認難、竣工圖歸檔後共享不便利等問題,採取“一套圖紙全程利用”,於2019年8月28日率先建成運行竣工圖電子化管理系統,打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最後一公里”。

改革前,現場檢查圖紙均由施工單位或建設單位提供,經常出現不同驗收部門提供不同圖紙的情況。改革後,各部門可直接在竣工圖電子化管理系統中獲取竣工圖,確保了每個驗收部門看到圖紙的唯一性。同時,建設單位申報竣工驗收可直接從竣工圖電子化管理系統中“一鍵提取”竣工圖,避免大量圖紙二次人爲錄入,爲企業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已有76個項目的竣工圖在該系統中編制運行,提升了竣工圖編制的質量和效率,減輕了企業的人工、時間和費用成本,實現了竣工圖紙的唯一性和真實性,確保了工程竣工後圖紙管理的高效、便捷。如已完成的融創金成海印公寓項目,爲企業節約時間近50天,節省圖紙掃描和打印費用共計6.5萬元。

竣工圖電子化是持續優化系統、審批流程的一小步,作爲該領域的“領跑者”,舟山將在優化流程、減少事項和申報材料上進一步挖潛,繼續探索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五減”舉措,深化改革創新,提高審批服務效能,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記者手記

企業辦理施工許可時間,是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舟山市圍繞“時間上能不能再壓縮、程序上能不能再優化、材料上能不能再減少”這3個問題,起步“早”,開展了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形成全新的審批管理體系;工作“實”,創新優化組織、制度、技術等三大保障機制,搭建起改革全套制度框架;內容“全”,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流程管控,做到項目透明、程序透明、信息透明、結果透明。如今,這樣一套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舟山模式”,將不斷擦亮舟山羣島新區和浙江自貿試驗區一流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王春 吳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