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美股閃崩的原因找到了!兩種可能兩種佈局

本站研究局稿件未經同意禁止一切媒體轉載,包括友商

作者|張瑋崑崙健康資管首席宏觀研究員、本站研究局專欄作家

張瑋

前幾天以特斯拉爲代表的一衆科技股繼續帶頭向上衝,但此後一則關於特斯拉最大外部股東宣佈減持的消息不脛而走,股價掉頭向下,並帶領納斯達克重挫5%。

最終,週四夜盤道指收跌2.79%,納指重挫近5%,標普跌3.51%,均創6月1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科技股全面受挫,蘋果跌8%,特斯拉大跌逾9%,zoom跌超10%。可怕的是這些指標科技股盤後並沒有穩住跌勢,還在進一步下探,其中特斯拉盤後跌幅更是超15%。

圖:納斯達克指數週四夜盤大跌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

對於美股,市場早就存在看空的聲音,畢竟美國疫情仍然很嚴重(每日新增超4萬),而且美股估值漲幅太猛。從三月份低點以來,美國三大股指基本上都上漲了60%,投資者有很強的獲利了結需求。但這些老生常談的看空因素頂多算作是“積怨”,時間維度較長,即便成立,也說不好何時纔會觸發,何況背後還有美聯儲的新一輪量化寬鬆可以對牛市構成支撐。也正是因爲缺少一個實質性的導火索,纔會有大量的散戶敢於購買看漲期權,也纔會有大量的做市商敢於購買更多的股票做對衝。

不幸的是,導火索就在近期出現了——根據美國證監會文件,特斯拉最大股東之一、基金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將其被動持股比例從去年12月31日的7.67%大幅降至4.25%。在市場情緒低迷,以及股價已經大幅飆升,估值虛高的情況下,特斯拉減持舉措很容易造成恐慌效應,引起羊羣效應。一石激起千層浪,多米諾骨牌效應令美股崩盤。

市場一邊舔着傷口一邊追問:週四夜間美股的下跌,是趨勢性的,還是技術性的?

很多機構都認爲週四的下跌是技術性的,也就是暫時的,美股不會就此走向長期崩盤的道路。這符合主流判斷。畢竟從2018年至今,每次美股的大跌都伴隨着趨勢性看空的聲音,但最後都被“打臉”。即便現在科技股估值偏高,畢竟後面還有美聯儲的擴表做支撐,而且8月27日美聯儲又對貨幣政策框架做出了修改決定,提出了所謂的“平衡通脹制”。提升了對未來的通脹容忍度,即便通脹再高,只要平均在2%,就不會加息。大量的美元超發和非加息預期仍可作爲美股的牛市支撐。

這種情況固然最好,因爲從2018年至今的經驗來看,每次美股大跌,中國A股都逃不了負面影響。就在週四夜盤美股大跌之後,週五一早,上證綜指創業板紛紛低開,食品、券商、汽車股領跌。截止午盤,北向資金實際淨賣出接近40億元,創業板收跌1.69%、上證跌1.38%、深證跌1.71%。

圖:上證綜指低開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

對於A股投資者最爲關心的後市如何發展,這要基於兩種假設。一種是美股確實是短期的技術性回調,對A股影響有限;另一種是趨勢性回調,大量的資金撤出,對A股的影響也偏長期。

先來說第一種——短期技術性回調。這自然可以令投資者放下心來,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估值依舊過高,尤其是科技股,畢竟疫情造成的經濟預期很不明朗,況且特斯拉的大股東減持會不會被其他股東效仿?這些都有可能引發美股在未來的兩個月內跌跌撞撞。再有就是距離11月3日的總統選舉已經不足兩個月,民意調查的左右搖擺同樣會重挫風險偏好。即便美股在下週企穩反彈了,未來兩個月內仍會往復。這就會造成兩個結果:一是不斷地對包括A股在內的外圍市場產生溢出效應;二是美股的獲利了結提升了對美元的需求,美元指數的匯率波動又會傳導給人民幣,進而引發我國外匯市場震盪加劇。

再來談論第二種概率較小的情況——趨勢性回調。若果真如此,美股的下跌會通過連鎖反應對匯率和商品價格產生影響。首先,當趨勢性下跌明確之後,大量的拋盤會助長對現金(美元)的需求,短期推升美元指數。如此一來,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會出現翻轉,人民幣結束強勢。其次,從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就開啓了新一輪QE,零利率、大量的債券購買以及幾輪貨幣互換,產生了天量的美元輸出。一旦美股趨勢性下滑,大量資金撤出後不會老老實實趴在賬戶上,而是尋找新的標的。目前中國國內有一種理想派的聲音,認爲美股(或美元資產)由牛轉熊後,國際資本會提升對人民幣資產(包括中國的股票和債券)的青睞程度,配合中外正向利差以及我國不斷擴大的金融開放步伐,大量的資本有望涌入中國市場。當然,這種憧憬蘊含了我國政策當局和市場參與者的美好願望,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爲“慘烈”——從美股中撤離的資本很可能進入到大宗商品市場,並通過一個“噱頭”哄擡價格——比如糧食危機。歷史上幾次著名的糧食危機除了確確實實的自然災害意外,或多或少也有國際遊資炒作的影子。更何況現在的新冠疫情使得糧食危機更容易說得通。當然,資本向糧食大宗的流入只是一種猜想,同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週期類產品或者原油上。

對於A股投資者而言,除了自身的基本面和流動性以外,不得不關心美股變化產生的溢出效應。對於上述兩種可能的變化,A股投資者應該採取兩種不同的策略。如果美股是短暫的技術性回調,則意味着在未來2-3個月“估值高”、“疫情擔憂”的風險依舊存在,而且還要考慮美國競選帶來的風險偏好下降。外圍環境將會對A股的情緒面產生持續影響,加上國內自身的流動性邊際收緊,投資者可能會感覺“不好受”。另一種情況,如果美股是趨勢性下跌(儘管這種可能性很小),大量的資本從美股撤離後需要尋找新的投資標的,很可能擠進商品市場。果真如此,潛在的商品價格提升反而會對特定行業帶來投資機會。

本文爲本站研究局獨家稿件,不構成投資決策

本站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中國版>>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國際版>>

過去120年全球表現最佳的澳洲市場 也扛不住了

爲什麼買不到口罩?科普:口罩是“高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