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爆芬普尼蛋食安問題 學者:政府缺乏緊急應變SOP

國內2017年曾爆發芬普尼雞蛋污染事件,當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還擔任副主委,他便曾掛保證說,「只要上市的雞蛋,就是安全的」,然而,今年農曆年後卻又爆出芬普尼毒風波學者痛批,政府遲未針對重大食安事件建立緊急應變程序,導致一有問題,就是各部會「推來推去」,這次逾46萬顆毒蛋在年節間吃下肚,相信「民衆很難接受」。

針對此次芬普尼雞蛋事件,曾任食品安全諮議委員,前消基會檢驗長、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對於風險較高、有前例的食安項目,政府應檢討風險管理排序,此次農委會說是因年節拖到檢驗出爐時程,但「緊急事件爲何不先處理」,等到過了春節已全吃下肚,讓民衆很難接受。

他說,國內「食安法」明文規定政府可因突發食安事件要求產品下架、回收,卻至今未依食安影響程度該有相應程度的管理,訂定緊急應變操作程序,導致一有事情發生,就是農委會、食藥署衛福部三個部會推來推去。

凌永健痛批,2017年爆發芬普尼雞蛋問題距今已逾1年多,在食安法母法下訂定SOP也無須修改法令,但此次政府的處理方式卻仍看不出有什麼改變。

凌永健表示,因芬普尼用於防治雞蝨,確實可能因環境污染使雞蛋殘留,政府應釐清此次蛋品殘留來源究竟是雞舍或環境使用,做好養雞範圍管理,若因臺灣地狹人稠,難以避免環境污染,也可能需要考慮放寬檢出標準

他認爲,過去遇到食安問題,政府往往隨之提高食品檢測比率,但要求業者增加檢驗項目,可能導致成本增加,進而調漲產品價格,政府實應針對曾有案例畜牧場建立監測管理資料,朝重點風險控管着手。

文化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淑音則表示,芬普尼是安全的環境用藥毒性也不高,但因牽涉食安問題要安定民心,政府要求農藥檢驗於最短時間內檢出,對食安當然有幫助,但檢驗費用不便宜,國內雞蛋每天產出約10萬箱,與其大規模檢測,政府應教育農民正確的使用時機,以避免環境使用污染到食用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