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地利,殘疾人設施隨處可見

剛來奧地利時,筆者經常能看到不少殘疾人獨自或和朋友一起散步、逛街、下館子,還一度誤以爲奧地利的殘疾人特別多。然而,根據奧地利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奧地利總人口的殘疾人比例正常。在奧地利,殘疾人能和健全人一樣正常生活,和當地關愛殘疾人的設施完備、高科技產品多密不可分。

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奧地利的電梯、滑道和觸控交通信號燈等無障礙設施覆蓋面廣、使用率高,爲殘疾人帶來了切實的幫助。在奧地利,無論房屋的建築時間、位置和用途如何,絕大多數均裝有電梯。筆者曾去過維也納城區1870年代修建的樓房,裡面的電梯依然可以順暢地運行,更不要說市區普通的居民樓寫字樓商場了,很多景點和博物館也都加裝了直梯臺階配有斜面滑道,使輪椅可以輕鬆通過。電梯按鈕設計也十分人性化,新型商場一般設有兩套按鈕,一高一低,滿足不同人羣。若僅有一套按鈕,一定會優先滿足殘疾人羣。

可觸控有聲交通信號燈

可觸控有聲交通信號燈是城市規劃的另一亮點。交通信號燈的立柱旁一般設有一個可觸控裝置,在觸碰後數秒內,信號燈會變成綠色,同時聲音也從緩慢的嗒嗒聲,變爲急促的嘀嗒聲,提醒行人此時可通過馬路

出門必然少不了乘坐交通工具,奧地利的有軌電車、公交車和地鐵都是無障礙式的,輪椅可直接滑動車廂內,司機看到殘疾人時會主動放置滑行踏板,使之順利上車。車廂內有專門的輪椅停放區。即便是自己或由家人駕駛私家車出行,也無須擔憂。殘疾人可以申請殘疾證和殘疾人停車證,每個停車場景區高速公路休息區甚至市區的馬路兩側都有專門的殘疾人停車位,這些停車位帶有藍色的輪椅標誌,位置更加靠近建築物入口,也比一般的停車位更大,橫向停車位的寬度一般不小於3.5米,縱向停車位的長度一般不小於7.5米。因此,殘疾人出行無論選擇步行、乘坐公交或駕車都不必擔心可能產生不便。

去年年底,奧地利“未來地帶企業獎”授予一家名爲“創新制造”的企業,該企業爲盲人量身定製的智能運動鞋或將改變他們的出行方式。這款運動鞋在腳趾處安裝了超聲波傳感器,可識別4米以內的障礙物,如路燈牆壁和馬路牙子等。遇到障礙物後,傳感器開始震動或向手機傳遞信號,使用者只需在手機端下載同名軟件即可接收訊息。在該產品的推廣活動中,一位盲人進行了試穿,她表示鞋很合腳走路輕便,在遇到障礙物2米前就感知到了信號,不會發生意外。

如果長時間未遇到障礙,該系統會進入待機狀態,並在某些特定動作後再次啓動。鞋子發明者拉夫爾表示,未來還會進一步優化設計,加入以算法爲基礎的攝像技術,提高探測和識別能力,彌補超聲波傳感器的不足,以便將來大規模投產,甚至有可能取代盲人使用的手杖

盲人智能鞋

其實,諸多奧地利創新企業都曾在殘疾人輔助設備領域助力,比如殘疾人導航軟件可以爲殘疾人規劃特殊路線,有效避讓樓梯上坡路段,並在可能遇到障礙時發出聲音提醒。此外,還有盲人顯示器和智能手環等,都爲殘疾人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奧地利對殘疾人的幫助不僅停留在生活領域,還進入精神和文化領域,比如專業定製殘疾人線路的旅遊公司,部分城市甚至取消了特殊學校,幫助殘疾兒童與正常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