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做菩薩手中那朵蓮——河西走廊溯游

河西走廊歷來是佛教東傳西歸的重要通道。除了我們熟知的敦煌莫高窟、榆林窟、麥積山石窟和廣元千佛崖石窟之外,沿途還散落着許多小而美的石窟,它們在佛教藝術史上同樣佔據一席之地。

麥積山石窟 本文均爲 刀哥

回首來時路,印象最爲深刻的還是天梯山石窟的大佛與拉梢寺崖壁上的持蓮菩薩

天梯山石窟——劫後餘生的大佛

武威,古稱涼州。在唐代邊塞詩人的筆下,它是一曲蒼涼而悠遠的“涼州詞”,王之煥就曾寫下千古絕唱:“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佛學東漸的年代,它是高僧鳩摩羅什譯經十七年的聖地,“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在這裡譯就。而天梯山石窟的開鑿,更是爲中原帶去了石窟寺修建的“涼州模式”。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武威市城南約50公里的天梯山上,最早開鑿於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公元439年,北魏滅北涼,有3000餘名涼州僧人隨流民遷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也有部分僧人向西去了敦煌一帶,他們同時也帶去了“涼州模式”的佛教石窟開鑿風格

曇曜這個名字聽上去是否耳熟?他正是當時流亡平城的涼州僧人之一,後來主持開鑿了雲崗石窟16~20窟,史稱“曇曜五窟”,成爲雲崗石窟中最爲華麗壯觀的佛窟。敦煌莫高窟130窟中的盛唐大佛,其造像風格與天梯山石窟的大佛極其相似。這些都表明,天梯山石窟的確影響了後世石窟的開鑿。有不少學者都認爲,中國石窟的影響過程應當是由天梯山石窟始,逐漸延續至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敦煌石窟。

有如此重要的歷史地位,我對天梯山石窟的期待值可以說是非常高了。長途客車把我們放到路邊,沿着一面湖水走了許久,仍然沒有看到石窟的影子。湖景倒是很美,遠處有雪山一線,近處是田野阡陌。進入石窟園區,匆忙看過陳列館,就直奔洞窟而去。當終於站在大佛面前,我卻有點失望。這就是被稱爲“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嗎?傳說中天梯山間開鑿有巨型洞窟,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盪漾……而眼前所見,大佛窟一半已在水下,一道弧形大壩爲它擋住了湖水。大佛像下半部已遭損毀,修復之後的嶄新外表,也抹去了滄桑的痕跡。釋迦牟尼佛高約15米,善跏趺坐,左手撫於膝蓋,右手施無畏印。左右兩旁爲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和迦葉、阿難等6尊造像,造形更爲生動;南北兩壁原有彩色壁畫,但損毀較爲嚴重,僅餘殘片可辨。

天梯山大佛窟

於是我們再次回到石窟陳列館,細細聽陳列館解說員講述了天梯山石窟的前世今生。原來,1959年當地修建黃羊河水庫,天梯山石窟幾乎遭受滅頂之災。我們現在只能看到這一窟無法搬遷的大佛像,多數曾經有着絢麗壁畫和精美造像的洞窟都已沒入水底。蓄水之前,文物部門對石窟進行了搶救性考察和發掘,清理了尚存的19個洞窟,除無法移動的大佛窟外,約有43尊塑像、300多平方米的壁畫,以及魏、隋、唐漢藏文寫經和初唐絹畫等珍貴文物被運往了甘肅省博物館保存和修復。其中第3窟一佛二菩薩像(初唐原塑明代重妝)、第4窟北涼菩薩壁畫一直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出。

幸運的是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在剝離壁畫時發現了覆蓋其下的更早年代的壁畫,部分壁畫甚至重疊達三、四層。它們依舊精美,最早可以追溯到北涼時期,那一時期的壁畫猶存濃郁的龜茲壁畫風格。

2005年,共有500餘件文物自甘肅省博物館返回武威。部分文物在天梯山石窟陳列館中展出,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展品。例如北涼脅侍菩薩壁畫、飛天壁畫等,面相豐滿,眉長彎曲,上身袒露,用較重顏色描繪出輪廓,再以暈染法表現立體感,類似造型與藝術手法,與新疆龜茲地區如克孜爾石窟、柏茲克里克石窟的壁畫風格極其相似。

北涼脅侍菩薩

據講解員說,其他壁畫和雕像正在修復之中,它們將會被安放於高處山崖上新開鑿的洞窟之中。下次再來,也許天梯山石窟已經重現昔日盛況。顛沛流離之後有這樣的歸處,對於這些歷經千年、劫後餘生的藝術珍品,也不知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水簾洞石窟洞——崖壁上的持蓮菩薩

佛,是“佛陀”的簡稱,小乘講的“佛”,一般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satta)的簡稱。菩提一詞來源於菩提樹,因佛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薩埵譯爲“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物。將自己和一切衆生一齊從愚癡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便是菩薩。

相較佛而言,菩薩更接近於普羅大衆的生活,在古代佛教藝術中,菩薩的塑造也較主尊佛佗像更爲生動、更具人情味兒,更接近於世俗形象。《菩薩本行經》曰:“莊嚴自身,令極殊絕”。菩薩的形象正是以珍寶、瓔珞和天衣等物來裝飾,極盡華麗。其面容與身姿,也越來越像極了世間的華貴女子。歷代工匠在塑造時,又往往加入了當時的世俗流行風格和上層的審美喜好,使得不同時期的菩薩像各有特點。?

盛唐拈花菩薩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俗人如我,也曾認真地記過菩薩的各種身份與化身,到最後也只記得了寶冠、纓絡、天衣這些。我尤其喜歡觀音菩薩,因其形象總與蓮花與關,或手持蓮花,或腳踏蓮臺,這朵蓮花,是佛祖誕生時的那朵蓮,也是佛祖觀樹經行時的一步一蓮。

所以,當我千辛萬苦來到武山水簾洞石窟,仰望着拉梢寺石壁上那幅巨大的一佛二菩薩像,第一眼喜歡上的,仍然是手持蓮花的菩薩,以及那微微一笑。

天水同樣是絲路重鎮。在天水武山縣城東北有丹霞地貌鐘山峽谷,數座山峰矗立,形似蓮臺,水簾洞石窟羣就藏身於羣峰之中。它始建於北周時期,拉梢寺摩崖大佛左下角方形淺龕內有一處陰刻題記,從右至左共12行共103字,就明確記載着是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柱國大將軍、秦州刺史尉遲迥主持開鑿了這鋪摩崖大佛。而且也是他,與創建麥積山石窟七佛閣的北周大都督李允信一起,共同帶動了秦州地區佛教石窟的開鑿,帶來了北周佛教的繁榮與興盛。此後,水簾洞石窟羣不斷擴建,鼎盛時期曾有“五臺七寺”的規模,但我們到達時運氣不佳,千佛洞等地正在維修,只開放了拉梢寺和水簾洞。

拉梢寺位於蓮苞峰東南壁的崖面上,其實並沒有寺,現存一鋪北周摩崖大佛及二菩薩像、幾龕宋代摩崖佛像以及棧道以上的北周塑像。

中國最大的浮雕大佛像

這鋪摩崖大佛淺淺雕於禇紅色石崖之上,獨具匠心地利用了天然凹進去的崖面,結合浮雕石胎和泥塑工藝,再細細塗上色彩。造像主體爲一佛二菩薩像,主尊大佛通高42.3米,據稱是世界第一大摩崖浮雕大佛。結跏跌坐,施禪定印,身着圓領通肩袈裟,背光上描繪有多重圖案。佛座爲方形高座,共雕有獅、鹿、象等七層圖案,生動異常。

大佛左右爲脅侍菩薩,頭戴三瓣蓮式寶冠,頸戴項圈,上身着僧祇支,下着綠色長裙,赤足立於覆蓮上,手持長莖蓮花,面帶微笑,微微俯視下方。我掏出旅行手帳本,試着描繪出右側的持蓮菩薩像,但覺線條生澀,完全沒有體現出菩薩的優雅。凝視良久,心中一片空明,遂擲筆棄畫,用眼睛留住這一刻也就罷了。

持蓮菩薩

水簾洞石窟在拉梢寺對面的蓮花峰下,我們沿着登山步道一路向上,山間依勢建有各式亭臺樓閣及殿堂。約半小時就看到了一座天然洞穴,走進去,稍微適應一下光線,左面崖壁上的壁畫逐漸浮現眼前。這些壁畫以說法圖爲主,多數都爲一佛二菩薩,下方是供養人畫像。這些壁畫最早者繪於北周,部分爲宋代重繪。除佛與菩薩外,周圍裝飾的飛天大都袒胸露臂,或奏樂高歌,或佈散花雨,身姿輕盈,尤爲高雅。

水簾洞石窟遠景

從水簾洞出來,信步來到觀景亭,對面山峰上,北周摩崖大佛清晰可見。忽然一陣風吹來,幾朵白雲飄飄蕩蕩掠過蓮苞峰,轉眼不見。時間在這一刻靜止,只餘我們,久久不忍下山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