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 4年分手大戲迎來"大結局"

(原標題:重磅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4年分手大戲迎來“大結局”!)

在歷經4年多談判,換了3任首相之後,英國與歐盟之間藕斷絲連的關係終於被釐清了。

英國和歐盟經過10個月的緊張談判後,終於傳來新消息。據多家外媒當地時間23日消息,英國與歐盟距離達成“脫歐後協定(Post-Brexit Deal)”僅差一步之遙。

據BBC消息,位於唐寧街10號的英國首相府在當地時間23日徹夜亮燈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過去24小時已經通話了不下5次,儘管雙方漁業問題僵持不下,但都對外表示出充分的信心。

在12月24日平安夜當天,約翰遜政府正式對外宣佈英國與歐盟之間成功達成了安全的脫歐協議,避免了“無協議脫歐(No Deal)”的情況出現,爲英國民衆送上了一份聖誕大禮,“英國已經完成了脫歐,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政治和經濟獨立。”

英國首相府在官方聲明中稱,“這筆交易傳達了英國公衆在2016年公投期間和去年大選中所承諾的一切。我們已經收回了對金錢、邊界法律貿易和捕魚水域的控制。”同時,這筆交易還是英歐雙方簽署的最大雙邊協議,涵蓋2019年價值6680億英鎊的貿易。

約翰遜在演講中表示,英國在關鍵漁業問題上取得了勝利,最終拿下了2/3的漁業份額,“英國將成爲一個獨立的沿海國家。”

他還指出,這份協議是一個全面的“加拿大式協議”。加拿大協議是指基於歐盟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協議,該協議的特點是零關稅且無貨物限額,需要進行邊境檢查。

但脫歐協議仍存在變數,據悉該協議還需要英歐雙方議會的批准。馮德萊恩演講中還表示,這份脫歐協議在四年後將進行一次審查,以確保雙方都有遵守協議商定的內容,確保公平競爭的環境

然而,究竟誰纔是英歐談判中的最終勝者,仍需等待這份多達2000頁的協議內容完全公佈方能知曉。

阻礙英歐談判的三大“攔路虎

在英歐“分手”談判中有三大“攔路虎”,分別是漁業問題、公平競爭環境(關於產品、服務、資本和人員之間的流動問題)和北愛爾蘭邊境問題。

其中,最爲棘手的問題就是漁業。此前雙方矛盾主要集中在歐盟國家漁船在英國海域的准入和配額。據BBC報道,英國最初希望將歐盟進入英國水域捕魚的年產值削減80%,而歐盟僅打算讓出18%的份額,因此雙方分歧巨大。

然而諷刺的是,捕魚業在英歐經濟往來中僅佔很小的一部分,並且英國漁民此前已向外國公司出售了英格蘭超過半數的捕魚權。但由於英國支持脫歐的選民將其視爲主權的象徵,因此捕魚問題被賦予了很大的政治影響力。

因此,英歐雙方在此事上針鋒相對,直至最後一刻仍在討價還價地確認各條款的細節,導致關於脫歐談判結果的新聞發佈會一再被推遲。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亦在講話中指出,歐盟已經爲捕魚羣體確保了未來5.5年的捕魚是可預期的。

另一個備受英國人關注的問題則是農產品的進出口,也就是貿易談判中關於公平競爭環境的問題。據BBC記者23日消息,英國在談判中幾乎獲得了所有食品和植物出口的許可。

但此舉卻激怒了蘇格蘭方面,因爲蘇格蘭的馬鈴薯種子被限制在外。

蘇格蘭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Nicola Sturgeon)對媒體表示,“脫歐協議對蘇格蘭農民來說是災難性的,就像英國在脫歐上也是隨心所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蘇格蘭。”隨後在英歐貿易協定達成後,還放狠話稱“是時候讓蘇格蘭作爲歐盟國家規劃自己的未來了”。

而在進口方面,根據英國零售協會行業組織(BRC)的數據顯示,雖然英國人所吃的食物有30%來自歐盟,但英國超市正在尋求更多元化的進貨渠道,從美國等其他國家進口和擴大本地化生產。不可避免的是,這種模式將會導致食物變得更貴,經濟學家預估某些商品的價格會上漲5%或更多。

最後在北愛爾蘭問題上,據中新社消息,英歐雙方於12月8日在該問題上已達成一致。北愛爾蘭屆時將留在歐盟單一市場並遵守歐盟法規,以避免北愛爾蘭和歐盟成員國愛爾蘭出現“硬邊界”,危及愛爾蘭島的和平與穩定。

雖然以上問題對英國並沒有立竿見影的影響,但市場對脫歐協議的成功簽訂抱有很大期待,促使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升至年內最高水平。但因爲臨近聖誕,部分多頭已經獲利了結,英鎊兌美元有所回落。截至發稿,英鎊兌美元報1.353。

中國銀行24日發佈報告稱,如果配合能實現協議性脫歐,則英鎊兌美元有望向更高水位上漲。近期的波動區間料主要集中在1.32-1.38之間。

歷經4年3任首相

回顧英國脫歐4年曆程,參與脫歐歷史進程的英國首相總共換了3個。但在此次脫歐談判成功後,兩任前首相卡梅倫和梅都送上了祝福

12月24日,英國達成脫歐談判後,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送上祝福。(圖片來源:社交平臺

12月24日,英國達成脫歐談判後,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送上祝福。(圖片來源:社交平臺)

開啓脫歐談判“長跑”的是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他在第一任任期內主導了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慶幸的是最終結果以“留英”陣營佔比55%勝出告終,蘇格蘭仍然爲英國的一部分。

興許是一回生二回熟,在卡梅倫第二次當選首相之後,他終於“捅出了大婁子”——在2016年舉行的脫歐全民公投中,有51.9%的選民支持脫歐。

事後他表示,自己一直是“留歐”的立場,但事已成定局,因此他本人也“自責”得無法繼續擔任首相,在宣佈公投結果之後火速辭職,留下一堆“爛攤子”。

2016年6月24日,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因脫歐成功而引咎辭職。(圖片來源:BBC)

第二位接棒脫歐談判“長跑”的首相則是特雷莎·梅(Theresa May)。梅在留學生政策和移民問題方面“手起刀落”,先後取消了PSW簽證(允許國際學生畢業後在英國停留的簽證)和對託福託業考試成績的認可,並提升企業家簽證難度和投資移民門檻等。

然而,被英國政界視爲“鐵娘子2號”的特雷莎·梅依舊沒能解開英國政府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死結”,她連續三次在英國議會提交脫歐法案,但都以“闖關失敗”告終。2018年12月,梅的脫歐法案被英國內閣中“硬脫歐(Hard Brexit)”派強烈反對,並認爲她領導的政府在脫歐協議的法律意見問題上藐視國會。

隨後,引發英國保守黨內發起不信任投票。雖然投票最終結果是特雷莎·梅勝出,但她在黨內威信大減,越來越多黨內議員反對她的領導。

最終在2019年5月,滿臉疲憊的特蕾莎·梅身着紅衣在唐寧街10號官邸門口流着眼淚宣佈辭職。接任她位置的正是當時在脫歐談判中因不滿其向歐盟讓步過多,而帶頭辭職的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

2019年5月24日,特蕾莎·梅在唐寧街10號門口流着淚宣佈辭職。(圖片來源:BBC)

第三位“接棒”的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有着和美國第45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樣充滿張力的金髮,同時與特朗普類似的還有其執政觀點。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者託尼·特拉弗斯曾描述約翰遜是“相當經典的小政府主義、輕度歐洲懷疑主義的保守派。”

也許正因爲約翰遜的“小政府”和“非精英主義者”的做派,竟然使得他成功地在脫歐談判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2020年1月31日,在約翰遜內閣的推動下,英國正式“脫歐”,結束其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隨後進入爲期11個月的過渡期,英歐雙方的談判也開始進入“拉鋸戰”。

最終在2020年平安夜的這一天,英歐之間趕在過渡期結束之前排除萬難,達成了“脫歐後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