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陷破窗了嗎

吳景欽

臺北市信義夜店,發生駭人聽聞的集體毆警致死事件,引發社會震撼,也讓人擔心,臺北市的治安是否已產生破窗

依據破窗理論的想法,如果窗戶破了,不立即修補,會促使該地區的反社會行爲增加,並鼓勵更嚴重的犯罪產生。而犯罪零容忍論更認爲,對於任何的違法行爲,不論輕重,都須立即受到嚴厲的懲罰。凡此理論,都點出了治安維持的關鍵,在於法律權威若受到挑戰,而不馬上爲訴追與處罰,必將使社會進入失序狀態

臺北市信義區的夜店竟有二十幾家之多,雖能吸引人潮,致帶來龐大商機,卻也潛藏着犯罪因子,這可以從兩年前所爆發的李宗瑞案看出端倪。而在利益極爲驚人下,必也引來各角頭堂口之覬覦,致造成治安維持的沈重壓力。故在此區域,幫派相互火拼之情事早有所聞,此次信義區夜店的警察被殺事件,實已暴露出此區域的破窗已相當嚴重,致須馬上修補。

而發生如此重大的殺警事件,檢方當然得迅速爲強力訴追,只是在聚衆鬥毆的人數高達五十多人的情況下,就易出現相互推諉,致造成人人有責,卻難以重判困境。甚而就兩位教唆的男女來說,即便惡性重大,能否處以教唆殺人極刑,卻也屬未知數,致會有一番證據與法律的爭執。故於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實得賴警方對夜店頻仍的臨檢,以迫使業者加強自我管理。同時,警察更須強力掃蕩幫派,來斷絕黑道勢力介入夜店經營管道,以還消費者一個安全無虞娛樂空間

更須關注的是,幾年前,臺中發生翁奇楠命案後,內政部還因此制訂黑白互動規範明文警方與黑道接觸鬚遵守事前報備等等的標準程序,並宣稱如此的規範,不僅可防止執法者與幫派份子過從甚密,更可因此保護警察的生命安全。只是此種遊走於法律邊緣的舉措,果可藉此內部規範爲解決,實有很大的疑問,更在此次事件裡完全破功。

也因此,在強力訴追暴徒之同時,警察體系亦須採取自清行動,並藉由此次事件,更清楚劃定黑、白兩道之界限。若不如此,不僅治安難以維持,亦讓人對警察的執法威信產生懷疑。

作者吳景欽,博,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本文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