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書本

一生一書本(圖/視覺中國)

法國的拉布呂耶爾一生只寫了一本書,即出版於1688年的《品格論》。這本書出版了多次,每次再版,作者都要完善和修訂,至他去世前,已由薄薄一冊變爲摺合漢字40多萬字的大書。無論是伏爾泰還是夏多布里昂,都對這本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伏爾泰認爲它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不會被遺忘」;夏多布里昂認爲他「是路易十四時代最傑出的作家之一,沒有一個人的文筆能夠比他更加豐富多彩」。

拉布呂耶爾只活了短短的51年,是法學學士,當過律師,教過親王孫子,出任過波旁公爵秘書和侍從,擔任過財政總管。在48歲這一年,因《品格論》一書的貢獻,當選法蘭西語文學院院士,成爲一位「不朽者」。

他的文字離我們既近又遠,從產生時間上看是遙遠的,從剖析內容上看又如此熟悉。他的經歷使其成爲洞悉王宮貴族生活的人,因而他對所謂的「人物」毫不陌生。然而他對街巷俚俗更加了解。他的筆觸在涉及各色人物時都從容不迫、入木三分。他寫的是人性,所以也就不存在東方西方古人今人隔閡

他不斷修訂這部文稿,等於是不斷訂正自己關於人性的認識。他在世時,這部書每年都要再版,他也就每年增刪修改,顯然這成爲其一生的著述事業。這種寫作生涯是獨特的,好像比另一些作家更專注、更投入於某一方面的思考。由於力量的集中,這僅有的一部書也就變得更豐富厚重。

從寫作人生來說,這是一種極徹底的「減法」或「加法」。減去其他一切新書的構思,只在原有的文字上再加雕琢和增補;這個過程也是在逐步增加和積累,使這一本書變得更大。

這當然需要超人的自信和耐心。比起網路時代的文字堆積,這種精心和沉着的著述顯出了不可超越的氣度

人生有兩種大書。一種是拉布呂耶爾式的,另一種是托爾斯泰式的。前者將一生綜合在一本書中,後者用無數本書表達自己這一生。

(千百度/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他們爲何而來》一書,供圖/視覺中國)

(本文摘自《讀者雜誌11月號》)

《讀者雜誌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