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衿、備��金、入泮宮……古人開學有哪些講究?

金風送爽,又是一年開學季。當你忙着收拾行囊,爲新學期做準備時,可曾想過:古人的“開學季”需要準備什麼東西,又有哪些講究呢?

開學、放假不違農時

在古代,農事乃第一要務,而九月正值秋收農忙之時,並不是入學的好時候。

據漢代崔��《四民月令》記載,漢代學生開學主要有三個時間,而且都處於農閒時期:“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一般來說,春季入學多在正月十五以後。而秋季入學時間則和現代較爲接近。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事頻繁,“冬季入學”成爲了主流,《北齊書李鉉傳》中便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此後,一年三個學期的制度一直流傳下去,宋元明清各朝亦是如此。

古代的學生的假期也圍繞着農事進行。據史料記載,從漢代官方創立太學開始,就有了太學生的休假制度,主要是“田假”和“授衣假”。

“田假”即“農忙假”,《新唐書・科舉志》記載:“每年五月有田假。”每年農曆五月麥子成熟,學生回家下地割麥,可以休假。而起始於唐朝的“授衣假”,是每年農曆九月份天氣漸冷後,讓學生回家取衣物的假。田假和授衣假都有一個月左右。

除此之外,還有“旬假”作爲常假,十天爲一旬,每十天休假一天,以供學生休息。旬假放假前還要進行“旬考”,考完試才能放假。

當然,除了有固定時間的公學官學之外,還有私塾,但私塾全年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新年假期,除了重大節日,學子們幾乎每天都在埋頭苦讀,“一舉成名天下知”絕非幸運使然。

備“學費”,衣青衿負笈囊,求學路漫漫

在古代,根據辦學性質的不同,學費的收費標準也不同。

官學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的“癢”,到後來的“太學”、“國子監”等,這些官辦學校是由國家出資,不收學費,但因爲入學門檻較高,只有貴族子弟纔有資格進入。

在民間,私塾的學費稱爲“束��”。“��”是用鹽、香料等加工製作成的臘肉鹹肉一類乾肉;“束��”,便是十條幹肉。《論語・述而》就有“自行束��以上,吾未嘗無誨焉”的說法。後來,“束��”便成爲學費的代名詞。

起初,“束��”多爲實物,後慢慢演變爲銀兩錢幣,即“��金”。送��金是當時的一種社會風氣,有時也是一種強制性要求。明沈鯉著《義學約》中便提到:“義學束��,東道總備。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諸學生家不必又具私禮。”

古人還有自己的“學生服”――青衿。“青衿”最早出自於《詩經・鄭風・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詩註疏》中解釋道:“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除衣服外,學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講究,如春秋時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則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

古代學生在外出求學時常背“笈囊”。“笈”是指專門裝書的篋。《說文解字注》稱:“笈,謂學士所以負書箱,如冠箱卑者也。”而囊內常裝一些印綬、錢幣、書本之類的值錢東西,便於貼身攜帶。

古人爲了求學往往要“負笈甚重”,跋山涉水。遙想《送東陽馬生序》中宋濂於寒冬大雪中“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衣冠硃砂開智 入學禮寄託希冀

古語云:“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入泮宮”指的就是中了秀才的童生們入學做生員時舉行的入學典禮。入學禮不僅隆重,與成人禮、婚禮、葬禮並稱爲“人生四大禮”。

《禮記》中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古代開學儀式的第一步便是正衣冠,讓學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整潔。入學時,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幫學生整理好衣冠。

步入學堂後,學子們要行拜師禮。先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九叩首;然後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分別是芹菜,寓意爲勤奮好學;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乾瘦肉條:表達弟子心意。

行過拜師禮後,學生要到水盆中“淨手”,正反各洗一次後擦乾,寓意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開學禮的最後一步是硃砂開智――先生手持蘸硃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像痣一樣的紅點。“痣”與“智”諧音,硃砂點痣,意爲開啓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學生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入學禮節雖看似繁複,但也蘊含着對學子們“青雲直上”的美好希冀,表達着古人對知識的渴求和尊崇。

結語:古人云:“學不可以已。”自古至今,開學季的講究雖有變化,不變的是始終向學赤誠之心。最後,青年君想寄語那些正在求學路上篤定前行的莘莘學子:“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願你們珍惜韶華,學有所成。

(作者:實習生馬詠言,綜合:新華網、《閒話古代開學與放假》、《古代學校如何收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