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社福界納服貿 疑懼待清
健康與社會服務業納入服貿協議,社福界反彈。衛福部明天將赴立法院報告,主張從陸股比例、設置門檻、人員資格等方向設限,將衝擊降至最低。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明天質詢「海岸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非金融服務部門開放承諾。衛生福利部、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將在會中報告健康與社會服務業的評估,以及自由經濟示範區內的國際醫專家評估案。
衛福部指出,服貿協議中有關健康社會服務業的承諾,只開放資金,機構陸資投資比例不超過50%,財團法人醫院外籍董事不得超過1/3,並未開放大陸醫護人員、社工師、照顧服務員等專業人士來臺服務,機構的設置標準必須依照臺灣規定,不得有營利行爲,衛福部有審覈、監督、檢查及評鑑等機制。
衛福部表示,繼泰國、新加坡,韓國、中國大陸也在發展國際醫療,臺灣如果不急起直追,恐怕醫療人員將加速外流,未來國際醫療專區的醫院是特許設立,獨立全民健保之外,不佔用健保資源,有營利還要繳稅。
不過,社福界不以爲然,反服貿社工學生聯盟日前也到衛福部抗議,要求退回服務,理由是服貿將使社會服務商品化,社會服務成爲高昂消費,貧富差距更懸殊,即使社福機構的陸資低於50%,仍可成爲最大股東,影響到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自主性。
醫勞盟等醫界勞權團體主張,健康與社會服務業,不是純服務業,不能僅由市場和資金決定國家社會安全的規劃。他們擔心,醫療現場超時過勞的勞動環境,將因爲服貿開放陸資機構而更加險峻。10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