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損物傷人常"肇事" 我們該如何"自衛"?

新華社西寧12月2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李亞光 姚兵草原狼襲擊羊羣牧民奮力抵抗、重傷昏迷,醒來後最擔心的並不是身上的傷勢,而是怕殺狼犯了法。近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發生的“人狼搏鬥事件引發網友關注。

受訪人士表示,伴隨着生態向好、人類活動範圍擴大等因素,“人獸衝突案件近年來在我國各地頻發,如何處理好生態保護與人身、財產安全的關係,需各方關注。

野生動物頻頻損物傷人

12月25日,共和縣廿地鄉曲什納村的牧民多傑拉旦一夜之間就因狼害失去了15只羊。26日早晨10時許,一匹體格健壯的草原狼又在他家不遠處的草場上徘徊,羊羣再次躁動不安。

剛經歷過慘重損失的多傑拉旦來不及多想,一把撿起腳下的石頭丟向逐步靠近的草原狼,隨後一邊大喝一邊揮動手中的皮鞭。這一系列舉動惹惱了這匹飢餓的狼,它加速奔跑、徑直向多傑拉旦撲去。

多傑拉旦在與狼搏鬥的過程中漸處下風、身體多處負傷。危急之下,不遠處的侄子扎羊立即上前幫忙,他騎到野狼身上、掐住它的脖子,另一隻手從地上拿起石頭向狼頭砸去。不久後,受傷嚴重的多傑拉旦已經昏迷,扎羊的面部也被大面積咬傷。附近村民聞訊陸續趕來,合力打死這匹狼後才救下倆人。

“多傑拉旦被送醫時頜面骨及眼瞼部有大面積皮膚裂傷,身上有多處搏鬥痕跡。醫生及時爲他清理、縫合傷口並注射了狂犬疫苗。”共和縣森林公安局局長謝克加說,雖因自衛殺狼,多傑拉旦甦醒後仍擔心自己犯了法,心裡一直忐忑不安。

記者通過調研瞭解到,在被譽爲“高原野生動物王國”的青海三江地區,近年來食肉野生動物捕食家畜、傷害人類的事件在各地並不鮮見。僅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平均每戶每年就有4.6頭牛被野生動物捕殺,最多的一戶達到23頭,多位牧民的人身安全曾遭受過威脅。其中“肇事”雪豹佔比在30%左右,草原狼高達60%。

熊害也成爲“人獸衝突”的“主角”。長期在青海進行野外實地調研的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趙翔說,近年來棕熊破壞牧戶牆壁、進屋偷食的事例屢有發生。在玉樹州玉樹市哈秀鄉,所屬的崗日村有33%以上的牧戶曾遭受過熊害,而在哇隴村則高達70%。

“人獸衝突”在各地升級

記者通過梳理髮現,近年來我國西南、西北、東北等地均出現過野生動物損物傷人的事件,其中雲南省矛盾較爲突出。據云南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三地發生的野象啃食破壞莊稼、攻擊傷人案件達4.8萬餘起,累計造成經濟損失9948萬元。

西雙版納州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站長陳勇說,隨着生態向好珍稀物種數量恢復,再加上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野生動物正變得越來越“任性”,活動區域習性發生變化,逐漸偏好偷食人類食物這種簡單易得的取食方式,。另一方面,由於人類活動範圍不斷擴大、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二者“親密接觸”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由於這些 肇事 野生動物都屬珍稀保護物種,相關羣衆一般不敢對它們做出傷害性舉動,受到人身安全威脅時也只能被動抵抗。”趙翔說,長此以往,人獸間的矛盾將逐步升級,羣衆保護動物的意願也會逐步降低。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阿鎮南朗河村拉祜族村民李小三一家的農田一度遭到野象破壞,屋內的玉米曾在一夜間被吃掉6袋。她告訴記者:“不種地要受窮,種了地被野象吃了也要受窮,還得整天爲自己的安全擔驚受怕,有時候真的覺得它們很可怕、很討厭。”

據介紹,爲補償相關羣衆損失,雲南近年來在各地推廣野生動物公衆責任保險,但由於各級經費缺乏,最終補償結果遠未達到羣衆實際損失水平;青海於2011年出臺《青海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補償辦法》,但由於從省到鄉需經過嚴格的層層取證和認定程序,而牧民保留現場和證據的意識又普遍不足,最終只有部分受損牧民能拿到補償金

損補長期得不到平衡,報復性獵殺的情況已在個別地區出現。據介紹,僅在2015年,雲南就有兩頭野象食用噴灑了農藥的農作物致死,另有一頭懷有身孕的母象在攻擊村民的過程中被自制槍支打死;2011年至今,青海三江源地區曾發生過牧民殺死“肇事”棕熊的事件,屍體被當做標本販賣,以彌補長期遭受的損失。

專家:建議多舉措 促進人獸和諧

面對各地日益突出的人獸矛盾,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院長唐芳林表示,可在受野生動物影響嚴重的區域建立視頻監控系統、社區安全防護設施等工程項目,進一步加強人防技防,化被動爲主動,最大化減小當地羣衆的生命財產損失。

中國科學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蔣志剛告訴記者,科研人員宜深入各地野生動物活躍區域開展生態調查,同時藉助紅外攝像裝置進行觀測,掌握動物的習性、生活規律與活動範圍,在此基礎上適度調整人類生活生產區域,並將原本破碎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加以整合保護,最終減少因人獸活動區域重疊而發生衝突的機會。

玉樹州雜多縣縣委書記才旦周表示,各級相關部門宜加大對動物“肇事”補償的資金支持,在此基礎上增設相關商業保險,多渠道吸納社會資本爲羣衆“兜底”,努力將補償水平向羣衆實際受損水平靠攏,壓縮“人獸衝突”的升級空間。

針對日益顯現的報復性獵殺現象,趙翔建議各地政府進一步加強引導,通過定期培訓向相關羣衆教授防範野生動物的技巧,同時強化其法律意識,鼓勵用合法程序解決衝突。此外,政府可從羣衆中選聘生態管護員,根據協議履行情況定期支付報酬,增強其生態保護參與感及對野生動物的親近感

(原標題:野生動物損物傷人常"肇事" 我們該如何"自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