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勉生》罷捷案開始質變

高雄議員黃捷(左)、總統英文(右)。(圖/中時資料照)

桃園市民進黨籍議員王浩宇遭到罷免後,民進黨臉上無光。緊接着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投票,將於2月6日舉行。蔡英文總統在1月20日民進黨中常會上,以黨主席身分要求民進黨全力動員,阻止黃捷遭到罷免。23日再度提及民進黨要積極面對此案。

蔡主席指示民進黨救援黃捷,無論基於甚麼立場理由都十分牽強,難以服衆。畢竟黃捷並不是民進黨籍市議員,民進黨出手相救根本是多管閒事,逾越了政黨分際。蔡主席親自出面公開干預罷免案,更有可議之處。

首先,在政黨政治制度下,各黨派涇渭分明。雖然選舉後理念相近的政黨可以結盟,共同組成執政團隊,但是在選舉與罷免過程中,應該是兄弟登山各憑本事。黃捷並非民進黨籍。但是蔡總統下達動員令後,民進黨及側翼人士立刻就在高雄啓動反罷免。高雄市長陳其邁也帶着黃捷一起寫春聯表態力挺。民進黨發言人宣稱罷免黃捷沒有正當性。但是罷免黃捷有無正當性,應該由高雄市鳳山選民來評斷,不是民進黨說了算。

更重要的是,選舉與罷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選舉是「事前」對候選人所提政見的觀察與選擇,是對候選人「未知」的表現做出推測;罷免卻是「事後」對當選人就職後實際行爲表現的評斷,是對「已知」的事實加以審判

競選時,外人可以爲候選人站臺助選,向選民推薦特定候選人,希望選民相信這位候選人「未來」會有稱職的表現。這是「事前」的推薦,無可厚非。

但罷免卻是對民意代表的行爲表現作「事後」的評判。如同司法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只有原告被告可以發表主張,外人不得主動發表議論同理,罷免案一旦成立,就應該由發動罷免者與被指名罷免者各自表態,並交由選民根據事實做獨立判決。

事實上,黃捷的表現如何,高雄市鳳山區選民都看在眼裡,心中自有一把尺。不需要民進黨下指導棋。民進黨力挺黃捷,等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高雄市鳳山區選民頭上,根本是霸凌民意。

蔡英文主席親自下達動員令,很可能反而治絲益棼。因爲原本只是針對黃捷個人的罷免案件,已經變質轉變成黨派朝野之爭。民進黨的作爲不但強化發動罷免者的危機意識,也可能激起親國民黨選民的憤慨,甚至引起中間選民的反感,認爲自己遭到霸凌。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1969年爲了改善法國政治體制的缺失,提出修憲案交付公投,並表示如果未獲選民認同將主動辭職。結果公投未獲通過,戴高樂果然於次日主動辭職。

蔡主席公開力挺黃捷,等於賭上自己的政治聲望。但是蔡主席有沒有戴高樂敢做敢當、勇於負責的氣魄呢?

作者爲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