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國定古蹟「進士第」修復開工 保存道光年間始建風貌
▲「進士第」修復工程預計109年12月完工,保存道光年間始建風貌。(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凱擘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文化局31日表示,國定古蹟「進士第」修復工程上午舉行開工典禮,這項將投入總經費5,388萬元的工程,修復內容包括木雕、石雕、磚雕、交趾陶泥塑等細膩精緻建築工藝,預計2020年12月完工,完工後將完整保存進士第道光年間始建風貌。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具有深厚歷史底蘊,他重視文化發展和古蹟保存活化,上任後新增18處古蹟、歷史建築,目前全市共計有61處,未來將持續進行修復再利用,營造親民的優質環境,打造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品牌,讓民衆遊玩參觀古蹟的同時,也能深入瞭解並探索歷史的文化脈絡,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
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致詞時首先感謝鄭家人,願意於古蹟指定後33年的今天,讓市府入內修復。沈慧虹說,進士第是重要的文化資產,這個宅第的光榮,不僅是鄭家人,更是所有新竹人的光榮。古蹟的修復是與時間在賽跑,一磚一瓦一木都有可能因爲時間推移而損壞腐朽。
祭祀公業法人新竹市鄭永承管理人鄭兩承先生表示,我們是進士第第五世族,從小在這裡生長。鄭用錫1823年高登進士、1838建造,至今業已180年。2015年主動向文化部申請修復,今天正式開工,僅代表鄭家表達祝賀,也對所有協助者表達感謝,祝開工順利。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表示,位於北門街上的國定古蹟「進士第」,1985年8月由內政部公告爲二級古蹟,2001年修文資法,改爲國定古蹟,是開臺進士鄭用錫於1838年所建造的宅第。三開三進的大院落,門額上掛「進士第」匾額,後面的第三進於二次大戰時焚燬,只剩下目前的前兩進。進士第木雕十分講究,正廳格扇門的雕花具有古樸蒼茫的特色,底層爲萬字不斷,上層爲詩句或富貴平安雕刻,其刻工超穎脫俗,令人歎爲觀止,建築特色及歷史意義,具文化資產價值。
鄭用錫於1823年中進士,他是第一個用臺灣本籍赴京考中的進士,所以稱「開臺進士」,又稱「開臺黃甲」。他博讀經史、熱心公益,曾纂修《淡水廳志初稿》、倡建文廟(今孔廟)及出錢出力建城(竹塹城),對於維護地方安寧與秩序更是不遺餘力,於淡北漳、泉、粵分類械鬥曾撰寫「勸和論」一篇,勸息紛爭、辦理團練保衛家園,對新竹之貢獻非常大。文化局表示,國定古蹟「進士第」依文化資產法規定,其主管權責機關雖爲文化部,然爲市容景觀及保存文化資產,文化局多年來一直走在第一線持續與進士第派下溝通協調,並與文化部一同尋求解套方式,希望能徵得所有權人同意讓本市入內進行調查修復。
2015年,鄭家終於首肯讓文化局入內進行修繕,但對於相關修復細節,文化局仍須逐一與各別所有權人溝通,經反覆溝通協調,至105年獲得共識同意修復進士第第一、二進,文化局於該年度立即委託專業團隊進行「國定古蹟進士第假設工程規劃設計、構件補充調查暨修正規劃設計書圖案」,今年獲中央文化部補助5千多萬,預計2020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