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就是隻能領22K? 織田紀香:有能力就說服老闆給更多!
▲社會新鮮人並非沒有談薪水的餘地,別讓自己的才能埋沒。(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畢業季即將到來,許多學生將轉變爲社會新鮮人,但應該如何談薪資呢?工作經驗豐富的織田紀香建議,不要被所謂的「行情價」侷限,如果真的有能力值得更好的薪水,可以勇敢提出,說服老闆。
「不要害怕去要求自己的薪水,認爲自己應該拿多少就是多少,但前提是自己要能夠證明領這薪水的價值,甚至讓別人認爲他應該付你更多,那就是你爭取薪水的手段與方法」。
紀香提到,過去曾有學生即將畢業,對方說「那我一位社會新鮮人,出社會堅持跟老闆要求三萬的薪水也可以嗎?」他反問「爲什麼你會有所質疑?你覺得他們不應該給你嗎?」畢業生回答「但現在大多數不就是22K的薪資嗎?」他也反問「那你認爲工作所展現的專業,能創造超過22K的價值嗎?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你能領四萬、五萬、甚至更多」?
紀香接着問「你認爲三萬元的薪資,你應該做什麼事情以及做出什麼成果?你有想過嗎?」但學生不太理解,只是覺得有人請他做事,就該給這樣的薪資,因爲沒工作過,不知道該如何衡量,僅用學歷和學系大概估算,不清楚社會中的每個企業是如何運作。
▼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才能發揮所長、領合理的薪水。(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曾經有公司大量招募「國外學系」的學生,理由是老闆認爲經過國外學校的訓練與教育,一定會比本土的人要來得視野廣闊、經驗足夠、想法豐富,後來紀香和同事們開始面試,第一位面試者,沒有任何工作經歷,一畢業就回臺灣找工作,應徵的是「行銷總監」職務,開口聊沒有多久,我們問到他的期望薪水,他說「期望年薪至少130萬以上。」這數字,可能對大多在臺灣工作很久的「行銷總監」來講都難以想像。
第二位接着來,同樣問到薪資時,對方期待「每月薪資至少8萬以上」,但在工作經驗與相關資歷上,完全沒有任何支持他的依據,純粹就是因爲他從國外回來,認爲他的薪資理當如此。會這樣想其實也沒有問題,因爲有些老闆迷信學歷、迷信國外回來的學生,即便沒有經驗、沒有資歷,也願意負擔高額薪水,總之,對他們來說,那就是一種用國外的肯定好過國內的心態,而這種心態,似乎在考慮價值的層面上變得相對單純、不復雜,因爲一切學歷來看。
過去的公司曾聘請過月薪30萬的外國技術人員,而且不只1位,一次5位,對公司來說1個月光是他們5個人就得支出150萬,對公司來講,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就工作產出來看的話,有趣的是,臺灣的技術人員領一個月5萬左右的薪水,但卻不會做得比一個月30萬的人要來得少,反倒是偶爾會會做得比那些人來得要多,老闆的說法卻是「他們是高階技術人員,所以要讓他們多花心思去做一些高價值、高投資的工作,而不是純粹的做」。
一個人到底應該領多少薪水是適當的,紀香認爲除了要看他能夠產出的價值而定,另外,還得看對方眼中所認定的價值。以自身爲例子,曾經應徵行銷經理一職,同時間不少公司跟他談,其中一間公司說「其實我們要找的人也不復雜,到也不需要你那麼完整的技能,所以要是你願意屈就一點的話,公司能支付的薪水就是四萬左右,請你再想想」。另外一間說「我們公司想要找一位未來有潛力一同成長的夥伴,初期薪資會較少,但獎金會多,所以底薪可能只有三萬,但是加上獎金也許會超過四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個時期,有比較知名的企業邀約,過去一談,對方還沒有問他會什麼,只是看看履歷還有問了幾個問題,就開出「1個月12萬」的薪水,雖然直接比較不太恰當,因爲每間公司的狀況不同,點出了現實,爲什麼有些公司總是能夠吸引好的人才,變得更加茁壯、卓越,而有些公司卻永遠只能在谷底裡盤旋、翻轉,難有翻身之日。
回到畢業生的問題,「老師,你覺得一位行政助理的工作,應該要開多少薪水?」紀香反問「你覺得這位行政助理應該要做多少事情,然後你認爲可以從這位行政助理身上得到什麼?如果請一位行政助理,可以替公司每個人每天省下一小時的時間在處理行政工作,而公司要是有20個人,那就一天20個小時,每個人的時薪抓在200元好了,那一天可以省下4000元,然後以二十二個工作天來算,約8萬8000元,數字有點太大,那打個5摺好了,你覺得4萬4000元是否划算」?
聽到這裡,學生馬上回「不大可能!老師,我們公司給行政助理的薪資定在2萬3000元」!他便說「所以你心中早有定見了,也因此你問我這問題的動機基本上就不是很客觀的去看。換個角度來講,你也許也沒有想得很清楚是一位行政助理所做的工作能帶來什麼樣的價值,並且要求對方持續的去實現那個價值,進而展現出他的專長、專業」。
學生坦言,曾經有列出行政助理應該做些什麼事情,以及常態得完成的工作,但並沒有思考過這些工作對公司的價值,以及能對未來帶來的貢獻是什麼?認爲「誰會去計算這些呢?這是一位行政助理的工作職缺,充其量大多時候就是處理掉公司的雜務,雜務對公司又怎麼會有什麼具體價值?而且我們工作內容都是參考別間公司所設定的去做,應該不需要特別去考量計算過,沒有那麼複雜」。
對此,紀香提出另一個角度,如果今天不請行政助理,反而把雜事都分配給所有人,會不會讓員工被幹擾思緒、工作情緒,打斷原先正在做的事情,最後無法專注,需要花較多的時間重新回頭集中注意力?學生回有可能,因此每個職務能創造出來的價值都不同,但是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去思考過這些背後的意義,那又怎麼知道去衡量聘人的價值,立出看待一個人應該有的標準?沒有相關評量依據,這又怎麼知道這個人薪水該拿多少會是恰當、適當?
▼行政助理工作簡單,但若沒有這個職位,很可能造成其他員工負擔。(圖/視覺中國CFP)
一個人應該領多少薪水,不是看這個人能做多少事、加班多少時間而定,反倒是應該去看待這個人可以創造出什麼價值,能給整個環境帶來多少貢獻,也不能只看片面的條列項目,能夠量化的結果儘量用量化方式去看待。
公司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刀口上,每個人能創造出來的人效雖然有所不同,但看待一件事情的觀點不應該會有偏差、落差,這樣才能真正設計出一套,對公司產生效益以及管理監控績效的適當標準制度,而非純粹都落於感覺、看法,非理性、不科學的去處理那些因感受所產生出來的爭議。
對於求職者而言,「如果你能決定你的價值,你也得證明那些價值存在。同時,你的價值要能被人看到,甚至爲人所用,不然,純粹就落於價格比較,相對之下,談再多不過只是空談,彼此認知永遠不會有交集,雙方期待不會對等,最終,即便一個人能創造出超越企業想像的價值,而企業卻忽略這些價值的意義,兩造雙方很難有共識,甚至根本不能站在同一對等的水平線上對談」。
俗語說嫌貨纔是買貨人,但紀香提醒,並不全然是如此,嫌貨是不是真的就識貨,那就要看對方從什麼樣的角度、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嫌了。
▼織田紀香。(圖/翻攝自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