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論嚴詞否定柯文哲「兩國一制」、「殖民進步論」
▲柯文哲。(圖/本報資料照)
臺北市長柯文哲接受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專訪,提出「殖民進步論」、「兩國一制」等爭議話題。中國大陸繼鷹派官媒《環球時報》2日刊文批判,更高階的《新華社》6日復發表《有人氣,別任性—給柯文哲的忠告》,全文語氣強硬、措辭嚴厲,可能傳遞了大陸官方對柯文哲一些兩岸關係創見無意理會之態度。這篇社論寫道:
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拋出一番美化殖民統治和定位兩岸爲兩國的謬論,引起輿論譁然,受到島內有識之士的口誅筆伐。柯文哲見勢不妙,百般狡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連日來臺灣一些挺柯媒體也極力幫他開脫,企圖掩護他矇混過關。我們必須指出,言爲心聲,柯文哲的奇談怪論絕非「口誤」、「翻譯錯誤」,而是他極其錯誤的國家民族認同的大現形。身爲臺北市長、當下臺灣高人氣的政治明星,如此信口雌黃、是非不分,絕非小事,不可等閒視之。
在去年11月29日投票的臺灣地方九合一選舉,醫生出身的柯文哲高票當選臺北市長。本就心高氣傲的他,加上島內某些媒體的寵溺,柯某人得意忘形,常常胡言亂語,早已令人側目,近日他接受美國《外交政策》記者專訪時,又以輕佻的口氣稱「被殖民越久,果然越高級。」「被殖民不是什麼壞事」,還提出與其談「一國兩制」,不如談「兩國一制」的怪論。
柯文哲自恃高人氣,口無遮攔。孰不知這些謬論徹底暴露出其對歷史和兩岸關係的無知。臺灣同胞果如其所言,甘於被殖民嗎?史料記載,自1895年日本侵佔臺灣後,臺灣同胞英勇抗爭,不屈不撓,寧可站着死,不願跪着生。北埔事件、苗栗事件、六甲事件、西來庵事件、霧社事件,樁樁都體現了臺灣同胞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日本殖民統治的頑強抵抗,誠如霧社起義領袖莫那魯道所言,「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叫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今年是《馬關條約》簽訂120週年、臺灣光復70週年,試問柯文哲如此奴顏卑膝、數典忘祖,有何臉面面對爲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而犧牲的60萬臺灣先烈?這種喪失民族尊嚴、爲侵略者歌功頌德的荒謬邏輯,又豈能爲廣大臺灣同胞所接受?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之基、穩定之錨。這不僅是大陸方面堅定不移的政策紅線,也是臺灣主流民意的共同認知。但柯某人當選前後就曾多次聲稱對「九二共識」不瞭解,在原則問題上採取模糊、迴避的態度,耍小聰明。對此,國臺辦、上海市多次善意提醒。但他不僅不以爲意,反而進一步拋出「兩國一制」的怪論,這可真就「攤上大事」了!
臺灣同胞應該還記得,李登輝、陳水扁的「兩國論」、 「一邊一國論」搞得臺海局勢動盪不安,兩岸關係大幅倒退,甚至幾度到了危機邊緣。李登輝最終被國民黨逐出家門,陳水扁更是身敗名裂。殷鑑不遠,柯文哲卻不吸取教訓,竟然接過兩國論的「破銅爛鐵」,開兩岸關係發展的倒車,其後果就是爲臺北市與大陸城市各層面的交流設置障礙,到頭來損害的是臺北市民的切身利益。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成果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柯文哲之所以能在藍營鐵票區高票當選,是因爲打出「超越藍綠」的旗號,得到厭惡藍綠惡鬥的臺北市民的認同。飲水思源,他在擔任市長後,理應以全體市民福祉爲重,在涉及兩岸關係的問題上謹言慎行,展現中道、理性的新氣象,而不是擁抱深綠、親近臺獨。「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柯文哲如果不思悔改、一意孤行,最終只會被臺北市民所唾棄。
民意如流水,莫謂言之不預也。對於柯文哲這樣一位初入政壇的素人,人們願意用寬容的態度,給予他改過的機會。收筆之際,謹送柯文哲一句忠告:「有人氣,別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