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藍染、礦業、古道 暖暖的靈魂支柱

大菁休閒農場有三口200年前留下來的菁𬒈,讓參與的民衆能夠體驗臺灣先民製作藍靛的古法。(大菁農場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動員令

若要說臺灣的支柱產業是什麼,現在的人們總會想到臺積電、聯電等半導體產業及電子業。但將時光調回到西元19世紀,臺灣的支柱產業其實是「藍染」,確切地說,是藍染的染料「藍靛」。基隆市暖暖區就曾經是這個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臺灣藍染之母」美譽的臺灣工藝研究所前副研究員馬芬妹說,臺灣藍染產業起源於西元17世紀末,是先民開發臺灣時期的重要經濟作物。她指出,1875年也就是光緒元年,臺灣的藍靛染料相關產業達到巔峰,出口量達21萬擔,僅次於米和煤,但由於價值更高,出口產值反倒居於首位,「說藍染相關產業是當時臺灣的經濟支柱,一點都不過分。」

世居暖暖的大菁休閒農場負責人王國緯說,祖先在1800年自福建安溪來臺,一直在東勢溪上游定居,原本以種植藍染的原料大菁維生,隨着日據時代全面發展礦業,暖暖的藍染相關產業,才從歷史中消失。

一直到1990年代,馬芬妹試圖復原先民藍靛製造技術並覆育大菁,找上已自礦業退休的王國緯,王國緯在協助馬芬妹之餘,也從她身上學會了先民怎麼製作藍靛。2002年一場由雞籠文史協進會舉辦的地方文化展,吸引了當時的總統陳水扁親自體驗製作藍染,認爲這項活動值得推廣,才讓暖暖的大菁,重新爲國人所知。王國緯更將自家的農地闢建爲大菁休閒農場,一方面栽培大菁,一方面傳授、推廣藍染。

王國緯感慨,其實同時起步發展藍染的還有新北市三峽區,但臺北縣時期發展「一鄉一特色」,提供了不少資源、補助,結合當地的布廠,逐漸將藍染髮展爲產業,但基隆當時並沒有這樣的產業補助機制,一直停留在最原始的小作坊型態。

王國緯說,既然暖暖的大菁藍染不能像三峽那樣走向產業化,他便將重點放在大菁的源起、藍染的原始製程,也就是復原傳統古法,讓暖暖的藍染,結合文化、歷史,走出另一條不同的道路。

隨着農場經理黃雪娥的加入,大菁農場走向結合在地、文史、生態的方向,並與在地的春風文教基金會、左下角工作室及基隆社區大學等單位合作,持續讓暖暖的藍染走進在地民衆生活裡。

2018年國發會將淡蘭古道列爲國家級綠道,暖暖的藍染逐漸受到重視。基隆市議員王醒之表示,暖暖是淡蘭古道北路及中路的起點,透過推廣淡蘭古道,除了讓更多人能來到暖暖探訪古道,也能夠透過周邊活動搭配,如體驗藍染、在地的文史導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暖暖,讓參與民衆獲得身體、心靈與知性的滿足。

另一方面,春風文教基金會志工林芸先也指出,藍染已經是暖暖這個小城文化與歷史的一部分,隨着愈來愈多民衆因爲政府推廣淡蘭古道來到暖暖,讓更多人能夠在探訪古道之餘認識暖暖,便成爲基金會最近的重要課題。

林芸先說,基金會與大菁農場合作,搭配淡蘭古道推動健行壯遊活動,也將會在今年底的亞洲步道大會前,規畫一系列活動,讓更多人能夠在休閒娛樂之間,對暖暖的歷史、文化有更多的認識。林芸先也透露,目前正研擬與民間力量合作,推出結合古道、藍染、礦業的認證系統,讓藍染成爲外地遊客來到暖暖,不可錯過的一項特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