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戰場不在潮頭浪尖”

“和諧使命-2013”任務期間劉麗嬌隨艦訪問文萊陳萍/攝

“和諧使命-2013”任務期間劉麗嬌爲船上官兵授課。陳萍/攝

劉麗嬌在辦公室查閱資料陳夢曦/攝

海軍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員劉麗嬌的辦公室,隱藏在北京西三環中路的一處大院裡。走進一座不起眼的磚紅色小樓,二樓走廊盡頭就是她的辦公室,屋裡有一張辦公桌、一把黑皮座椅和兩個灰白鐵皮書櫃,在這間頗具上世紀90年代“畫風”的小屋裡,劉麗嬌“戰鬥”了20多年。

這裡沒有多餘的裝飾,附近北京西客站的嘈雜驚擾不到這裡。整潔的桌面上,一份份課題報告被分門別類擺放着,常用的書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位置,身邊的牆上掛着一張世界地圖,上面圈畫了不少標記。

貌似與時代脫節的研究室,是劉麗嬌堅守了大半輩子的“陣地”。在這個連手機信號都時有時無的地方,劉麗嬌先後主持參與40多項國家軍隊課題,參加了30餘項重大科研任務,“讓海軍軍事理論研究與遠海大洋連接起來”。

在研究所,劉麗嬌被同事們稱爲“人腦搜索引擎”。“她做過的課題全部記得一清二楚,別人記不住、不知道的理論知識問她,她幾乎都能脫口而出。”助理研究員蒼虹旭對這位“老大姐”非常敬佩,“她看過的書,涵蓋歷史、軍事,甚至是哲學、散文、小說等各個領域。”

今年3月,蒼虹旭和劉麗嬌一同參與一項臨時性重大任務。第一天的討論中,有人隨口提及一個歷史時間點,說錯了。看上去似乎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劉麗嬌卻叫停了討論,回到辦公室找到相關書籍,現場查閱文獻找到出處,糾正了這個錯誤。

“別的可以隨意,學術研究必須嚴謹。如果有一天你的成果被推行到部隊,一點小的差錯就可能導致重大失誤。”那天,蒼虹旭第一次看到劉麗嬌“好脾氣”之外的另一面。後來每次討論,大家都會提前整理好材料,反覆確認覈實無誤。

劉麗嬌大學畢業剛來研究所工作時,被分配的崗位是業務資料室資料員。“看着身邊的前輩們加班做研究,思考的都是千里之外遠海大洋的事,就非常想成爲其中的一員。”4年後,26歲的劉麗嬌考入國防大學軍事戰略專業,開始涉足海軍軍事理論研究領域。

從事軍事理論研究,經常要撰寫研究報告。一份理論報告,呈現在紙上不過寥寥數頁,背後蘊藏的卻是夜以繼日的資料整理、理論剖析、情況推演,推翻結構、重新撰寫也是常有的事。從事研究工作近20年,劉麗嬌數不清自己讀過多少書,記了多少筆記。

劉麗嬌有隨手摘抄的好習慣,“覺得書裡哪個知識點可用就抄下來,看到好文章就背下來”。這個已過不惑之年的女軍官,始終信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她吃過“知識匱乏,思維固化”的虧。2005年碩士畢業後,從學校重新回到研究所,劉麗嬌接到任務,撰寫一份關於戰略集訓的研究報告。

苦苦鑽研近3個月,一篇文章寫了改、改了寫,劉麗嬌終於交上一份自認爲“寫得很漂亮”的初稿,沒想到反饋回來的評價卻是“死板,空洞,只會寫三段論”,報告被退了回來。

劉麗嬌沒有灰心,她找來大量書籍和近期的相關新聞報道,借來前輩的研究報告比對,努力找出其中的差距。第一次任務的“失利”讓她反而獲得一種動力,“不能做表面功夫,要沉下心做真正的研究,寫出切實有用的東西”。

這些年,耗時最久的一個課題,劉麗嬌做了4年。2009年,她申請立項關於海上安全問題的研究,卻因那幾年全球形勢與國家安全戰略的變化不斷調整研究內容,直至2013年才結題

“好的理論研究要爲當下服務。”劉麗嬌相信,科研的力量最終“要從紙上轉化到部隊的戰鬥力上”。2013年和2015年,她兩次主動申請,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出海,執行“和諧使命”任務。她還記得第一次登上甲板的感覺,“興奮得像個孩子,到處走到處看。身爲海軍的一員,終於來到了大洋上。”

跟隨着“和平方舟”的航跡,劉麗嬌見到了在亞丁灣護航的一線官兵,還隨艦訪問了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300多天、近4000個小時、5.3萬多海里的航程中,劉麗嬌忍着暈船的痛苦,一邊爲船上官兵輔導授課,一邊參觀調研,參與了兩本歷史資料的彙編。

同爲研究人員的唐莉與劉麗嬌共同執行了“和諧使命-2013”任務。她記得當時劉麗嬌暈船很嚴重,最初吃點東西就會吐,但休息一會兒,劉麗嬌又抱起筆記本,扶着欄杆出現在走廊上,繼續參觀調研船上的各個戰位

劉麗嬌對任務中暈船的痛苦印象不深,她最難忘的是每次任務結束都感覺收穫滿滿,“一次出海經歷就像一個寶庫,只有真正走進部隊,才能知道未來的研究方向該在哪裡”。回到研究所後,劉麗嬌將調研成果梳理歸納,很快完成了《醫院船戰略運用研究》《加快大型醫院船建設發展的思考》等相關課題研究。

“說起專業問題,她總有用不完的熱情。生活中,她就像一個暖心的大姐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蒼虹旭忘不了見到劉麗嬌的第一面。2019年1月,蒼虹旭作爲全軍首批文職人員入職研究所。冬日的寒風中,劉麗嬌作爲她的科室主任,親自跑到大院門口迎接她。這個面容平靜、嘴角掛着淡淡笑容的“老大姐”穿了一身筆挺的冬季軍裝,“套着羊毛衫,戴着肩章,說話溫和又條理清晰”,構成了蒼虹旭對女軍人的第一印象。

入職後不久,劉麗嬌擔心哲學專業出身的蒼虹旭跟不上理論學習,特意爲她挑選出每個階段的學習書籍。蒼虹旭如今珍藏的一套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中國海軍史》,就是劉麗嬌特意聯繫好幾位老研究員,爲她拼湊借來的。

“她在用自己的力量溫暖我們,讓更多人留下來,一起走學術研究這條路。”蒼虹旭說。

同事李劍對此深有同感。2008年,碩士畢業的李劍想要留在已經實習了兩年的研究所,卻因任務需要沒能如願,必須返回一線部隊。臨走前,劉麗嬌專門找到他說,“不要放棄科研,不要灰心,只要堅持就還有機會”。

“很多時候如果不是她的鼓勵,我可能就放棄研究了。”後來,李劍又調回了海軍研究院,如今和劉麗嬌共事。在他看來,這麼多年,劉麗嬌身上始終有一種“沉靜的力量”,“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貧,她的身上最能體現這種精神。”

劉麗嬌不喜歡逛街,廚藝也不精,作爲軍人,她感興趣的東西“都很大”,“我們的戰場不在潮頭浪尖,而在書本和案前。但就是這方寸之間,連接着人民海軍越行越遠的航跡。能夠參與其中,我感到很幸運。”劉麗嬌說。

2018年,劉麗嬌跟隨遼寧艦編隊出海訓練。5天時間裡,她走遍了艦上每個艙室戰位,全程參加每天的交班會和重難點任務研討會。回來後,她根據實際調研充實完善了研究成果,獲得了首屆軍隊科技進步(軍事理論)二等獎。

事實上,早在數年前,中國海軍對航母的研究剛剛起步時,劉麗嬌和戰友們就開始了超前的探索。幾年時間裡,她先後領銜了3項有關航母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全軍重大課題。

近年來,劉麗嬌參與完成的《某海上方向課題研究》等10餘項重大專項研究任務,都爲上級機關籌劃海軍建設發展和部隊戰鬥力建設等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前不久,她牽頭負責的《深入推進海軍轉型建設的思考建議》《海上軍事鬥爭歷史經驗研究》等成果進入實踐,成爲推進海軍轉型建設的有益借鑑。

“做戰略研究,沒有什麼萬衆矚目的時刻,大部分時候都是‘板凳坐得十年冷’。但看着海軍艦艇一步步駛向深藍,戰鬥力不斷提升,我們就找到了堅守的意義。”劉麗嬌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2月17日 07 版)